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措施研究

罗玉华

(四川省康定市甘孜州人民医院四川甘孜626000)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50例。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3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50例患者均实施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同时对其实施相应的手术护理。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50例患者经护理后,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局部红肿疼痛,1例实施双膝同期置换术,其余患者并发症发生。调查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服务较为满意,满意度为98%。术后疼痛有所改善,患者可弃拐行走。术后患者总优良例数为47例,占94%,与术前的数据比较经χ2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过程中落实手术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护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91-02

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实施手术辽,其中以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最为常见,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度,对患者的膝关节畸形进行改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因此临床上还需要落实护理。笔者医院针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护理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50例。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3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龄为50~82(72.1±1.2)岁。其中有24例患者为骨性关节炎,有20例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有6例患者为创伤性关节炎。

1.2方法

50例患者均实施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

①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机体评估,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健康情况、药物史、过敏史、心理情况、经济情况、膝关节情况以及既往史等。膝关节因皮下组织较少,感染后难以愈合,因此其皮肤准备要求较高,术前3天需要对患者膝前皮肤进行清洗,术前2小时进行备皮,并对患者关节周围皮肤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

②心理疏导:患者多数年龄较大,面对手术治疗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包括恐惧、不安等,对手术疗效以及预后过于担心,加之经济压力的影响,身心压力较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疏导患者情绪,并组织成功病例现身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2)术后护理、

①术后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常规吸氧,并实施床旁心电监护,对患者切口敷料的渗血渗液情况以及引流情况进行观察,确保患者负压引流管无受阻,并对患者引流液情况进行观察。手术当日给予非负压引流,减少出血,术后1天调整为负压引流,持续1~2天,引流量在每天50毫升以下即可拔管。若引流液速度较大,需要给予半小时夹管再放开,减少出血。

②体位护理:术后抬高患肢,膝后垫置软枕维持中立位。对患者说明体位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协助患者翻身,翻身过程尽量向健侧翻,防止患肢受压迫。

③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出现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并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确保室内安静,适当给予止痛药物以及止痛泵治疗。

④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了解患者机体情况,保持切口敷料清洁,确保引流顺畅,对患者血常规、血沉以及CRP定期复查,观察切口情况,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术前需要对凝血功能进行密切监测,给予抗凝剂治疗,预防肺栓塞。

⑤功能训练:手术当天患者麻醉效果消失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足踝关节背伸运动、跖屈运动、旋转运动。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直腿抬高运动。引流管拔出后,应用CPM训练仪进行选了,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角度,保证术后1周内达到80度左右,2周内达到90~100度,基于患者的耐受力进行调整,对存在不适的患者,次数适当减少。

(3)出院指导

对患者发放宣教手册,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训练,并注重劳逸结合,严禁剧烈运动。关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结合患者病情增加爬楼梯的次数、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自拟调查问卷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照以下标准对患者的优良情况进行评价:

(1)优:患者术后疼痛消失,关节屈伸正常,无感染等并发症;

(2)良: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只在活动时疼痛,关节功能改善,无感染等并发症;

(3)可: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有所提高,行走困难,无感染等并发症;

(4)差:患者术后疼痛、关节功能变化不明显,或者加重,存在并发症。

总有效率=优+良。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研究相关数据,整理并输入电脑,运行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优良率的比较经χ2检验确定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率。检验显示P<0.05,则数据的比较有意义。

2.结果

50例患者经护理后,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局部红肿疼痛,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疗效不明显,之后给予切开取出假体骨水泥旷制治疗,5个月后给予切开取出旷制假体,对患者给予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术。见表。

3.讨论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见手术,其创伤性较大,患者预后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情况[1]。围术期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心理疏导也起着重要作用。术前合理评估以及宣教,术后指导功能训练以及实施并发症预防,构建院外随访。通过围术期护理,有效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2]。

可见,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实施手术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吴丽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手术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22):91-92.

[2]王兰,张亚欣.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