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凤庆县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袁明珍乐世美

袁明珍乐世美

临沧市凤庆县妇幼保健院(云南临沧675900)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5-0080-02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更全面掌握我县孕产妇死亡人群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实施简便有效的措施,切实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确保孕产妇的安全的健康,我县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18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死因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2004—2010年常住人口的计划内外死亡的孕产妇

1.2使用云南省统一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每例死亡孕产妇由县保健院及乡卫生院医生专人负责到家进行核实调查,并对监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每年进行一次补漏调查,使资料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2结果

凤庆县2004—2010年出生活产数30061人,孕产妇死亡18例,平均死亡率59.88/十万,其中孕妇死亡1例,产妇死亡17例。

2.1一般情况

2.1.1居住地区的分布

7年死亡的18例孕产妇分布8个乡镇,居住山区的有18例占100%。

2.1.2经济状况

家庭平均收入1000—2000元/年,14人占78%,少于1000元/年4人,占22%。

2.1.3文化程度和职业

文盲1人,占6%,小学文化9人,占50%,初中文化7人占39%,高中文化1人,占6%。

2.2孕产妇死亡率

7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59.88/十万,农村人口占100%,各年度孕产妇死亡见表1。

凤庆县2001—2010孕产妇死亡率/十万年份

出生活产数

孕产妇死亡人数

死亡率

2004

4248

4

94.16

2005

3999

3

75.02

2006

4228

1

23.65

2007

4060

3

73.89

2008

4454

2

41.10

2009

4477

4

89.35

2010

4595

1

21.76

2.3死亡原因的构成和顺位死亡原因

死亡人数

构成比例

顺位

产科出血

12

67%

1

其中:胎盘滞留

5

28

宫缩乏力

5

28

软产道损伤

2

11

妊高征

3

17

2

妊娠并其他疾病

2

11

3

结核性脑腊炎

1

6

骨内瘤

1

6

羊水栓塞

1

6

4

2.4死亡孕产妇保健措施情况

2.4.1孕期接受保健情况

死亡18例孕产妇中,有产前检查17例占94%,无产检及1人占6%。

2.4.2死亡地点

9例死于家中占50%,1例死于转院途中占6%,8例死于医疗机构占44%。

2.4.3分娩地点:11例在家中分娩占65%,6例在医疗机构分娩占35%,1例未分娩。

2.4.4接生方式

旧法接生4例占24%,村医接生7例,占41%,助产士医师接生6例占35%。

2.4.518例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6例占33%;创造条件可避免11例占61%,不可避免者1例占6%,说明94%的孕产妇如有条件或创造条件是可以避免的。

3讨论

3.1产科出血仍是我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我县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占67%,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产时产后加强监护,做好产后出血防治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率,保证母婴安康,同时也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2]

3.2死于医疗机构的人数比率增多

2000年起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在我省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儿破伤风”项目,提高了新法接生率,孕产妇管理率,18率死亡孕产妇中17人进行了产检,旧法接生仅4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孕产妇死于医疗机构的比例明显增加。在今后妇幼保健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和巩固三级保健网和产科适宜技术培训,坚持孕产妇系统管理,切实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并及时给予转院或住院分娩,不断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3.3孕产妇文化程度是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死亡孕产妇中一半以上的仅有小学文化,加上居住于山区经济收入低,自我保健差,不能认识存在的健康问题及住院分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就会延误,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宣传面不断提高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不宜妊娠者采取相应的避孕措施。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5

[2]温瑞英等围产期保健与产后出血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