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李海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李海波

李海波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凤滩水力发电厂湖南沅陵419600)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步,电力系统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电网的用电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电力系统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减少电气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引起的损失,是作为电力技术工作人员目前重点研究的事项。而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网安全性与可靠性非常重要的装置。文章从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现状、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基本要求、安全策略等四方面分析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希望与同行业学者加强交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计算机管理下的自动化继电保护管理模式可以超出仪表检测、预告、报警的单一范畴,通过更高效的控制管理方式,在故障的开始阶段、发生阶段及严重影响阶段进行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控制,使自动化管理安全、可靠、方便,而为了其实保障自动化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就要对影响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基于此笔者就先从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内容谈起。

1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

在自动化项目中,电力系统主要应用在大坝监护、水库调度和电站运行这三个方面,自动化综合变电站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随着各种需求的增加而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继电保护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有了长足的长进。并且信息技术能力的增强和应用范围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了继电保护的远程管理、远程监测、远程控制、信息共享等,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变革将继电保护向无人化进程推进。在发生小规模故障时,能够准确及时的处理,这样不仅在处理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在很多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和严格的要求,比如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很高,因此在防雷,抗扰等方面还要十分注意,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就要时刻对变电站进行后台远程监控,因此对于该方面能力的加强就有明确的要求。只有严格规范的监控机制和程序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对继电保护管理,对继电保护相关设备的服务运行环境进行完善,并优化设备的设计和维护方式,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电网运行模式。[3]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电流传感器饱和问题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用电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系统覆盖面越来越大。电力系统范围的加大,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电力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加大了电力系统故障的风险,尤其是电流短路的几率增加。随着电流短路的次数增加,电流传感器的误差会越来越大,较大的电流短路易造成电流传感器灵敏性降低,当发生故障时,可能产生拒动的现象,拒动事故的发生,将使得电力自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接受到指令,从而不能做出应对动作,无法自动停止故障设备,这样将加大故障区域,严重时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故障停止工作。

2.2环状供电网无保护

在我国,大多数据环状供电网络采用的是负荷开关,这种开关的使用使得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没有办法识别故障,开关的使用干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功能,因此,在整个环状电路系统中没有断路器,因此也就没有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电网系统自然无保护功能。因此,当电网系统发生故意时,供电系统不会自动并供电,必须靠人工修复供电,这样增加了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全隐患。[1]

2.3二次回路老化问题

二次回路由交流和直流两部分组成,我国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以老式的继电器为主,这种继电器装置在交流回路处常发生压力不足事件,而且本身设备部件易锈蚀老化,这样使得此处的接触电阻被动加大,当故障时不能快速反应,发生拒动事故,从而影响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

3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想要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就必须以健全的管理机制进行约束,并且通过严格执行来使其具备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的特质。首先,从培训管理机制入手。考虑到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复杂、技术难度较高、更新较快等特点,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巩固,使其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具体来说,可通过专题讲座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或者委派工作人员赴外进行交流研讨,从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其次,从监督检查机制入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需要对违章、麻痹、敷衍了事、乱投票等恶劣现象加大检查力度,发挥出体系的作用来实施监督和检查,使各级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遵纪守法、勤勤恳恳,从而以高效的工作状态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最后,从奖惩机制入手。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不能忽略奖惩机制的作用,通过目标考核、绩效评定等一系列流程来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奖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并激发工作动力,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3.2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

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环节:第一是电气设备;第二是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验收投运过程;第三是检修技术的改进。从这三个环节入手采取措施就能切实加强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

(1)加强选型设计。对继电保护产品的选择应遵守厂家知名、设计良好、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等原则,避免采用技术过渡型的装备而导致电力系统无法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为了使电力系统处于高水平运行状态,应加强继电保护的计量、测量和控制过程,并对变电站进行增容和改造,使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行从自动化模式跳转到有人值守模式。

(2)安装调试的规范性。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有测量表计、直流系统、后台监控等,其安装调试过程应从明确责任与分工开始,在完成数据录入、数据库建设、设备联合调试、检查校验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装置逻辑回路来逐一排查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比如:发现装置存在防潮、防干扰性能差和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时,可将电缆屏蔽层的两端接地,并对二次回路和网络线安装避雷器,对直流电源加设滤波设备,从而通过调节变电站控制室温度来解决问题。

(3)重视验收和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工作应涵盖常规转动保护试验以及对各项设备遥控、遥信、遥测、遥调等的验收,而维护工作应在验收完成之后对竣工图、技术资料、校验报告书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在继电保护装置正式运行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运行过程中要对数据通信、网络线和测量设备等进行严格规范,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的发挥作用。[2]

结语

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作用,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是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作为电力系统的技术人员要十分重视,细化电力系统安全各个环节的管理,定期对整个系统做评价,并通报与改进,这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提高电力安全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永林.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21):178-179.

[2]衣波.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探析[J].经贸实践,2016(21):324.

[3]胡瑞.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0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