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不同体位护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不同体位护理的影响

胡丽君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不同体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60例新生儿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转动体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0.0%,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动体位护理能够更好地协助痰液排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儿的痛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不同体位护理;临床效果

新生儿肺炎属于新生儿中常见疾病之一,于产前、产时或产后均可发生,可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而诱发的,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具有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新生儿的器官功能不健全,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辅助各种护理措施[1],本文主要研究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不同体位护理的影响,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60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中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日龄3~26d,平均日龄(11.82±1.67)d;对照组中男患儿15例,女患儿15例,日龄4~25d,平均年龄(10.10±2.23)d。全部患儿均符合2013年《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制定的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所有患儿的家长均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征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3.1对照组,本组患儿采用常规的体位护理,将患儿防止在常规的床上,将床头抬高,角度小于30°,并每隔3h进行一次翻身、扣背。

1.3.2观察组,本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转动体位护理,当患儿结束喂奶后,应实施头高脚底斜坡俯卧位,其角度为50°左右,维持时间2h,并每间隔15min进行翻身,实施头低脚高的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俯卧位的顺序转变,同时在每次变换体位时,应予以患儿叩背5min,叩背的方法采取五指并拢呈勺状,每次叩击抬手距离3~5cm,速度为80~100次/min,沿着支气管走向节律叩击,自下而上,由外到内,然后每隔3h进行1次转动体位护理,4次/d,间隔时间和常规护理体位相同。另外俯卧位的患儿头偏向一侧,双臂屈伸置于头部两侧,两腿屈伸在身体两侧呈半跳式,采取头低脚高的侧卧位的患儿四肢中线屈曲位,臀、背部垫小枕以保持患儿臀、背部斜度30°,头低脚高的俯卧位患儿保持臀、背部斜度15°[2]。

两组患儿在此期间的治疗方式均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30mg/kg,同时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实施静脉泵注,并分4次注射,每次注射时间最少为5min,并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1ml雾化吸入,密切关注患儿在此期间的生命体征。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喘憋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儿的治疗后的各项情况恢复正常,喘憋消失、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明显消失;

有效:患儿的喘憋消失、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明显好转;

无效: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p<0.05)。详情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见表3.

3讨论

新生儿肺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口吐泡沫、气促,有时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患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导致新生儿死亡。该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为羊膜早破、羊水感染,胎儿在生前由于肺内吸入感染的羊水导致的,或者胎儿在分娩时,产妇的产道内有细菌的出现,也有可能导致胎儿感染,但是还有大多数患儿是属于生后感染,是由于出生后保暖措施不当,或者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接触而发病的。但是新生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单纯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极有可能会出现耐药性等问题,近年来,在针对于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相应的体位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降低患儿的痛苦[4]。

在传统的临床体位护理中,主要是在平躺时予以患儿侧身或者床头抬高等措施,进而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平卧位是导致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而新生儿肺炎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排出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因此,合理的体位对于患儿是至关重要的。转动体位护理临床主要通过护理人员让患儿首先采取左侧卧位,将角度转换为45°,然后变成半卧位,随后右侧卧位相同,在左右侧位时床头仍抬高30°,侧位能够更好地排出痰液,在痰液比较难排出时,可以给予稀释痰液的药物,结合轻轻拍打背部将痰液排出,从而减轻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从而改善通气与血流比值,减少肺内分流,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0.0%,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不同的预后效果,而转动体位护理能够更好地协助痰液排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儿的痛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君,林广,林良武.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3(6):256-258.

[2]钟媛,俞丽华,戴耀华.两种抗生素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28(2):70-72.

[3]张永燕.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时间效应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386-1388.

[4]周海群,谢惠娟,黄要平.不同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91—92.

[5]张华玲.不同体位氧气吸入治疗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