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陈志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陈志文

陈志文

杭州市城东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各个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与国际接轨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行业也随之越来越精细化,对于建设项目成本管控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和建设成本管理方面要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EPC作为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并且对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来不断提高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控,结算管理,现状分析,优化策略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进行过程之中对于项目成本的管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项目成本管控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做好项目成本管控工作才能够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建设项目的成本和投资不会被浪费,才能够很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最后的竣工结算工作。因此对于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必须解决和优化的一个问题,所以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和竣工结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以及重要意义简述

EPC总承包模式指的是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从建设项目最初的工程设计、图纸优化、到施工物资采购、现场管理施工验收等建设时序,对于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建设项目实行EPC总承包模式的进行成本管控的重要意义

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之中最为先进的承包管理模式,它对于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和竣工结算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建设成本的投入,因此建设工程项目中实现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应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使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能够在一个系统下进行,摆脱了工程传统承包模式中业主单位对于施工企业“多头管理”的怪圈,极大的提高了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安排。

第二,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建设项目的整体利益不受到损坏和破坏,并且还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收益。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之下,整个建设过程中各个建设阶段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证,在进行建设成本管控工作的过程之中能够合理的利用和使用建设投资,减少建设投资的浪费。与此同时在竣工结算工作中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也能够保证竣工结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快捷性。

第三,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对于建设成本的管控而言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方法。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建设阶段的成本管控,保证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投资都能够有效得以利用,进而也就加强了对于整个建设项目成本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对于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效率。

三、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3.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执行力差

在我国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对于管理制度的执行。但是在我国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之下各个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仅有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这就造成了我国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建设成本管控工作的水平低下,管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理想。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不能够进行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脱,不利于我国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和结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2、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不足,经济意识不强

建设项目成本管控工作涉及到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建设项目成本的管控应当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在我国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之下,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强,缺乏经济意识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们具体表现在管施工技术的只是管施工技术,对于其他方面的管理意识,特别是经济管控意识严重缺乏,管采购,管进度等的其他管理人员仅仅局限在自己的管理范围之内,虽然专业能力够强,但是综合能力薄弱,不能够对于其他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容易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增加,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的进行。

3.3、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把控风险能力不够

项目前期阶段,由于地质勘测的准确性不够,导致实际施工现场与地勘报告严重不符,出现大额变更,引发投资失控。

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的一些设计意图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天马行空,或者即使要完成也要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成本浪费严重。

合同签订风险高,由于EPC合同一般多采取固定总价合同,施工单位更容易在合同中“专空子”,这就要求合同更应遵循国际惯例与当地法规,严密合同条款。

四、EPC总承包模式下提高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和方法

4.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且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是提高建设成本管控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于各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区分,其次就是对于相应管理部门在执行对应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要加强监督工作,保证各项管理制度都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这样才能够保证建设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进行。最后是成本管理制度应该覆盖工程全寿命周期,并明确各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手段,合理有序地控制投资成本。

4.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建设项目成本管控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要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能力。只有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水平才能够提高成本管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让管理人员能够在每一个建设项目的环节中都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理念,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4.3、加强各阶段成本控制,减少合同法律风险

在前期阶段,地质勘察应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地质勘察是进行设计的基础工作,勘察是否准确,将影响到设计是否准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地质勘察应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相关监督单位应对地勘成果进行抽查复核,以确保地勘的真实、准确,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成本。

在设计阶段,对于工程占比费用较大的指标,例如含钢量、含砼量等提前制定相应的标准,下达至设计院,实现限额设计,有效降低无效成本。

在合约阶段,应充分征集各部门意见,建立合同模板,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前瞻性,并对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做好预警、预案,必要时也可聘请相应的法律顾问对合同模板进行审核,减少合同法律风险。

在结算阶段,应对结算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及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对于是否存在甩项应仔细核查,对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应与竣工图纸逐一核对、反复抽查,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口径进行结算审核。

总之,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之下加强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和结算管理工作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提高,不断的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素娟,曹力,陈丽.EPC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5):106-109.

[2]解晓辉,祝增文.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0):62-63.

[3]陈祖雄.工程总承包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之间的关系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