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李雪丽

新疆巩留县人民医院检验科835400

摘要:目的: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筛选出其中4000例进行分析,ICU标本500例,外科标本1000例,内科标本1300例,儿科标本1200例,均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应用效果。结果: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显著的比阴性菌检出率要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ICU和外科送检的标本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显著的比儿科和内科的要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阳性检出率高,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及规范性的管理,可预防耐药菌株的发展。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微生物检验;应用效果

细菌耐药性指的是某些细菌对于和其相关的抗菌药物出现了一定的耐受性情况,造成抗菌药物的作用效果不佳甚至是没有效果[1],而当细菌渐渐产生耐药性之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肯能会有抵抗的情况出现,不但会使药物的效果显著的下降,还会使耐药菌株不断的蔓延或者是传播,造成变异耐药细菌的流行性爆发,而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控制[2]。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检测是当前在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方法,而在实际的临床中,在为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时,一般是不进行细菌耐药性的检验的,这主要和患者的主观意愿、经济情况等等因素有关系。本文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016年在本院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筛选出4000例进行观察。其中标本的主要来源为:ICU的标本(500例),外科的标本(1000例),内科的标本(1300例),儿科的标本(1200例),对全部的标本都进行了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检验。

1.2方法

应用本院梅里埃VITEK-32(本院现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常规的方法对细菌进行培养并完成分离和鉴定的操作[3],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实施药敏试验。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全部的标本中一共检出耐药性的菌株有550例,检出率为13.75%,其中,革兰阳性菌有370例,革兰阴性菌有180例,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显著的比阴性菌检出率要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ICU的标本中耐药的菌株为100例,占20.00%,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为200例,占20.00%,在内科标本中耐药的菌株为150例,占11.54%,儿科标本中耐药的菌株为100例,占8.33%,经比较,ICU和外科送检的标本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显著的比儿科和内科的要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儿科和内科耐药菌株检出率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在临床上产生的细菌耐药性主要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两种,微生物研究显示:某类或者是某种细菌是具有天然耐药性的特征的,其性质发挥和自身的染色体相关基因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存在的,例如:链球菌对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的耐药性就是天然的,而铜绿假单胞菌则对大多数的抗生素都具有不敏感的状态[4],所以,这类细菌对抗菌药物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的,且通过快速、大量的繁殖,一些不具有耐药性的、将被抗菌药物灭活、杀死的细胞菌株将其代替,从整体上看细菌的耐药率有了显著的升高[5]。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4000例标本中,一共检出耐药性的菌株有550例,检出率为13.75%,其中,检出的革兰阳性菌要比阴性菌的检出率要高,在各个科室对耐药性的菌株进行检查与统计得出,ICU和外科的送检标本的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也显著地比儿科和内科要高,与儿科相比较,内科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与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通过我们的分析可知,ICU的患者一般是病情比较严重的且复杂的,患者要进行长期的住院治疗和护理,ICU的患者整体的日、月出院率是相对较低的,应用的药物种类很复杂,所以患者耐药菌株是很容易检出的,而外科的患者一般是创伤、手术的患者,在患者的围手术期或者是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索预防感染的几率是很高的,所以其可能造成耐药菌株发生的风险很大,所以,ICU和外科患者耐药菌株检出率是比其他的科室要高的。

所以,在临床中对微生物的检测的标本中,我们要对其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应受到重视,可以依据结果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计划。我们总结了细菌耐药性监测在微生物检验中的管理策略,主要内容为:①医院内的各科室要严格的依据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执行标本采集、保存、送检等环节,且要及时的将耐药菌株的一般资料与处理措施进行记录与上报,规范合理的应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进行控制[6]。②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要严格的依据相关的规定和操作规范进行,把耐药的结果、菌株性质等一般资料向送检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进行上报,在检验科室要严格的规范、及时登记耐药菌株的相关情况。

综上所述,在医院中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的检出阳性率是很高的,在实际的临床中我们要加强对抗菌药应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的管理,对细菌的耐药性监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预防耐药菌株的发展和蔓延。

参考文献:

[1]薛静.浅析细菌耐药性监测用于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30-131.

[2]Chusri,Sasitorn,Na-Phatthalung,Pinanong,Siriyong,Thanyalucketal.HolarrhenaantidysentericaasaresistancemodifyingagentagainstAcinetobacterbaumannii:Itseffectsonbacterialoutermembranepermeabilityandeffluxpumps[J].MicrobiologicalResearch,2014,169(5/6):417-424.

[3]王鹏.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56-57.

[4]王春风.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3626-3626.

[5]Sheng-WenHsiao,AntoineVenault,Hui-ShanYangetal.Bacterialresistanceofself-assembledsurfacesusingPPO_m-b-PSBMA_nzwitterioniccopolymer-Concomitanteffectsofsurfacetopographyandsurfacechemistryonattachmentoflivebacteria[J].ColloidsandSurfaces,B.Biointerfaces,2014,118:254-260.

[6]杨朕.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0):33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