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3

关于加强基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思考

崔霞何东

——以峨眉山市为例

崔霞何东

四川省峨眉山市委党校614200

摘要:加强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对于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在基层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而党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自我修养、自我锤炼,另一方面则要靠教育培训。近年来,我市对干部党员的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却忽略了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普通党员量多、面广,主要集中在基层一线,繁忙的工作和生日常生活,使他们对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并不比普通群众更多、更深、更全面,这就使得他们在行动上难以起到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带动作用。因此,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加强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意义

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坚持干部管理从严、坚持作风要求从严、坚持组织建设从严、坚持制度执行从严、坚持责任落实从严。从严治党,需要思想教育和制度治理同向发力、同时发力,通过教育培训拧紧思想“总开关”,从而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形成聚精会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

对普通党员教育培训是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举措。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普通党员水平高低对基层组织在基层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党性不强,缺乏战斗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

二、峨眉山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峨眉山市现有基层党组织929个,其中:党委55个、总支19个、支部855个,共有党员21167名。从党员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4757人,36-50岁计5994人,50-60岁计3473,60岁以上共6943人。从党员职业上看,在岗职工5848人,农林牧渔业9485人,离退休3997人,其他1836人。从党员学历上看,研究生86人,本科3420人,大专3684人,中专2025人,高中(中技)2655人,初中及以下9297人,总体来说,呈现出党员年龄老化、分布不均、新兴行业党员少、知识结构老化等特点,急需通过教育培训改善。截止到2014年年底,峨眉山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党校培训为主,依托各级党组织培训党员42938万人次,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峨眉山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调研中发现,部分领导思想上没有深刻认识到普通党员教学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可有可无。他们认为当前峨眉山市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机,经济发展、征地拆迁、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才是工作中心。而党建工作费力不讨好,特别是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既花费时间长、又不易出成绩,故其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要么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应付过关,要么就根本没有开展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

(二)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教员水平参差不齐。调研中发现,整个峨眉山市普通党员的师资队伍严重建设滞后,懂理论、接地气、善沟通的教员尤为缺乏。要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尤为重要。只有配备理论水平高、业务精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才能激发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针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的专门师资队伍,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更多的靠是村、社区支书、主任进行。单纯依靠这些村社区支书、主任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满足不了普通党员的多样化、差异化培训需求,而且部分村支书、主任年龄偏大、授课方式呆板、授课内容大多都是理论,不能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造成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的脱节,使教育培训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培训方式单一、效果差强人意。调研中发现,有的村、社区虽然对普通党员进行了教育培训,但培训的方式过于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培训党员的积极性,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不尽人意。就培训计划而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没有形成制度化,。甚至部分培训单位连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也没有。有的支部虽然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培训,但是培训工作显得随意性大,培训多是和其他议程放在一起,方式多是支书、主任拿着文件、报纸照本宣科,语言枯燥、内容乏味,培训的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四)培训对象召集困难、工作难于开展。调研中发现,要对普通党员组织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其一、整个峨眉山市党员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老龄党员由于身体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很难集中起来上课。其二、年青党员,因为工作原因,更难集中起来上课。比如胜利镇桑园社区龙胜支部的王同志统计,该支部年轻党员80%在外地打工,其中40-50岁的党员有一半的在外打工;其三、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强、纪律性差。部分普通党员缺乏组织纪律观念,认为参加组织生活没有意义,教育培训更是没有必要,所以这部分人长期不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更是无从谈起了。

(五)教育培训的监督考核制度缺失。调研中发现,相关部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建系统、科学完善的对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的监督考核机制。正是由于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机制的缺失,才导致了一方面不能对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得好的组织进行奖励以发挥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对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得差的单位进行惩戒以发挥激励作用,故使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缺失了制度约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也就难免成为部分领导干部眼中的鸡肋,认为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开展与不开展一个样,开展得好与开展得不好同样一个样。

三、加强基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的建议

通过峨眉山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分析,要加强基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指导,按照“理论武装、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的要求,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强党建责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了我市部分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虚化、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尤其极少数党组织还存在着长期没有开展党内生活、不对党员开展教育培训等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分级负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办法等,有效促进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牢固树立党建“主业”观念。同时,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培训也是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开展党内活动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载体。党的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党的建设,特别是抓好党员政治思想和素质能力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在增强党建主业观念中,把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均衡用力,同等考核,坚决杜绝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现象。由于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组织、乡镇、党校等相关工作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整合资源、总体作战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要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最终共同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二)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以前,普通党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其进行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是依赖组织部电教室的远程教育。这种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不能调动普通党员学习积极性,更不能激发普通党员的主动性。就目前而言,普通党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行业也各异,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党员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呈现出多样化。调研中发现,普通党员的需求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特别是征地拆迁方面的法律、致富技术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异地教学等模式,流动党课等方式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二是要实现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的转变。迎合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结合各支部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培训手段,创新方法,不断丰富教育形式。首先继续采用远程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播放党建、反腐、农业、科技、卫生、电影等电教片,采取集中播放与随时播放相结合的形式,让党员群众学的方便、学得踏实。其次是运用移动通讯手段。通过和通信公司联系,推进互联网的运用,用好微信、QQ等工具,开发专用学习的APP,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便利性。最后是用好充分发挥传统教育手段的优势。结合“三会一课”的召开,以会代训,同时通过宣传标语、公示栏、广播等形式张贴学习内容,让党员随时学、随处学。

(三)分类施教,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有实效

对年轻的、精力旺盛的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主要以提高带富能力和以科技知识教育为目标。提高带富能力主要是围绕当地产业结构,实际情况,推荐这部分人学习致富技术,并且为他们提供参加更高层次的集中培训的机会和平台。其次以科技知识教育为主,重点组织他们学实用技术,学法律基础知识等,使其掌握2-3门实用技术,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

对年纪偏大的普通党员教育培训要以提高党性修养为主。以支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为载体,流动党课为形式,对他们深入开展党的宗旨、党史党建、党性、党章等党的基本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以提高党员意识为主。一方面要摸清情况,对外来、外出党员、企业下岗党员的流动情况及时统计,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找准工作着力点。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他们联系,不定期寄送学习资料并要求他们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情况。

(四)、健全制度机制,确保党员教育培训的经常性。制度建设水平是衡量党员教育培训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完善各级党委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明确成员单位职责,构建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师资保障,优化师资队伍,共享师资资源。科学使用规定教材,编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教材,发挥教材资源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各级党委留存党费补充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做到足额到位,合理使用。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测评体系,要求每个支部都要建立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台账,促进教育培训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崔霞(1979—),四川遂宁人,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何东(1980—),四川遂宁人,中共峨眉山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