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儿科护士如何协调好护患关系

林惠香邓青林王巧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56-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急诊儿科工作量大,周转快,突发事件多,抢救任务重,家长情绪焦虑,心情急迫,极易引起护患关系紧张,本文对护患关系紧张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初步探讨。

1产生原因

1.1患儿及家属因素

1.1.1患儿家属与护士在认识上的差异

护士以患儿病情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而家长却认为急诊“不急”,以至于产生分歧,患儿输液外渗时,部分家长认为护士技术水平差而加以指责,而护士则认为是家长照顾不周所致,在解释争辩时难免语言生硬而引起家长的不满。

1.1.2家长对护理知识缺乏了解:将正常护理操作或药物副作用归咎于护士操作不当。如将皮试后的皮丘误认为是操作失误,将药物的不良反应误认为是人为引起的反应等,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1.2护理人员因素

1.2.1护士服务态度欠和蔼,语言不够婉转,儿科病房人多,环境嘈杂,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易使护士身心疲惫,患多护少的情况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常只能机械地为完成工作量而工作,无暇顾及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必要的宣教,或是回答问题简短致使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态度产生反感。

1.2.2护士业务技术水平因素孩子是全家人的宝贝,生病后更是倍受疼爱,家长往往都会要求护士穿刺时一针见血,而护士业务水平提高需要时间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与家长的要求难以达成一致。

1.2.3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护理人员一直处于医疗服务的主要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责任倒置”,护士又感悟不深,极易引护患关系紧张。

2解决方法

2.1护理人员方面

2.1.1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有较高的修养。儿科护士的工作独立性强,这就要求护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有严谨细微的工作作凤,积极稳定的情绪。(2)护士的仪表、举止端庄大方,态度和蔼可亲、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给患儿及家属一种快乐的情绪,减轻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从而赢得护患双方的相互信任、支持和合作,这也是防范护患矛盾的前题。(3)精湛的技术儿科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今的孩子均为独生子女,由于患儿年龄小,处在患儿家属的保护之中,而患儿的家属对于患病的孩子更加疼爱和怜惜。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对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家属们要求很高,一旦穿刺不成功,加上患儿的哭闹,极易诱发对护士的不满,引起争吵。所以儿科的护理工作首先要掌握熟练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以稳定的心理状态,轻柔地为患儿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尽量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2.2注意护患沟通

2.2.1注重不同层次情感交流,密切护患沟通

护患之间需要沟通和情感交流。由于儿科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应注重语言的交流外,儿科护士还应面对不同年龄儿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语言和方法与其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做到“因龄施语”;使患儿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促进身心健康。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应给予抚爱、接触与亲情。诸如可轻轻地触摸或拍打患儿的背部,亲近他、抚摸他,使患儿感受到关怀和心理上的满足。也可用婴儿喜爱的动物玩具等来吸引或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之安静地接受治疗。

2.2.2提高不同类型的患儿及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急躁情绪是患儿家长的共同心理特征,基于一胎化和一孩化家庭中,父母视子女如掌上明珠,医护人员首先应对患儿家长的情绪表示尊重和理解;其次,要针对患儿家长的不同类型对其情绪进行调整。

2.3加强心理护理

2.3.1情绪护理小儿患病后,情感十分脆弱,比平时更怯懦,好哭,依恋感增强。此时,我们要有十分的耐心去关爱患儿,特别要注意消除儿童的“皮肤饥饿症’”,皮肤饥饿症就是渴望接触和抚摸,尤其是婴儿,这种情感的需要特别强烈。

2.3.2正确处理儿童无理行为小儿患病后,往往任性撒娇,不肯吃药,不配合治疗,不遵守作息时间。而对于小儿种种无理行为,医护人员既不能恼怒,也不能就范,应当利用儿童时期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耐心施教,可诱导儿童进行好榜样的模仿。如:应该说:“宝宝应该像解放军叔叔学习,打针不哭,要坚强”,而不应该说:“打针不疼,象小蚊子咬一口”;应该说:“乖乖打针,病好后上幼儿园老师奖给小红花”,而不应该说:“不打针病情加重,会延误治疗”。

2.3.3充分利用给患儿做守候性治疗的时间,如做雾化吸人,频谱理疗时守候在患儿的床边,多与患儿交流,得到配合。

2.4认直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病房,加强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2.4.1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尽量给患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减轻患儿家长对住院的紧张恐惧心理。

2.4.2加强巡视病房。由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哭闹好动,经常发生漏针,液体输人皮下组织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向家长解释。

2.4.3应用特殊药物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在输液前应向家属解释清楚,消除家属对护理人员用药准确性的怀疑,避免家属与护理人员发生误会。

2.4.4对危重儿的病情,各班护士应全面掌握,及时治疗,护理应准确,使家属意识到大家都很关心、重视患儿。同时.也要说明病情变化的可能性,使其有思想准备。

总之,护患关系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病房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儿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14岁以下的患儿,以婴幼儿居多,因此护士必须具有爱心、耐心,才能缩短与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距离,减轻患儿的恐惧,促其早日康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