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杨春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去11月通过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新生儿科13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回顾分析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组织管理,装备保证,定期培训,转运前期的病情稳定措施与新生儿转运的关系。结果:在对所稳重新生儿进行转运时,需要按照其疾病顺序进行转运,首先就是重度窒息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早产且体重较低患者,肺透明膜病患者,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以及重症肺炎患者,对比传统的双向被动转运模式,新生儿转运系统具有较高的转运成功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应用。结论:在对危重新生儿转运期间使用新生儿转运系统,可以有效处理转运之前治疗医院,途中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三个阶段,有效提升新生儿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情况。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系统;危重新生儿;转运;实际应用

新生儿急救当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在于转运危重新生儿,在对新生儿进行转运之前需要是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并且需要定期培训转运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需要保障转运所需要的设备[1]。各级医院之间需要建立转运网,这样可以降低新生儿转运风险,并且提升和维护转运稳定性。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去11月通过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新生儿科13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将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去11月通过新生儿转运系统转运的新生儿科130例危重新生儿,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危重患者。其中,有男患者82例,女患者48例。有90例患者的转运日龄为24小时之内,有19例患者的转运日龄为24-72小时,有15例患者的转运日龄为72小时-7天,有6例患者的转运日龄为24小时之内;有18例患者的胎龄在27-30周,有25例患者的胎龄在30-34周,有27例患者的胎龄在34-36周,有60例患者的胎龄在37-43周。

1.2方法

(1)技术培训:需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主要包括管理早产儿,静脉输液操作,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以及使用心电监护仪;(2)新生儿转运救护车驾驶人员需要具有长期驾驶经验,救护车内需要装设新生儿转运暖箱,血糖仪,吸痰器,生命监护仪,氧气瓶等一系列急救设备[2]。此外,还需要专门设立新生儿转运电话,并且需要设置值班医生。新生儿转运中所涉及到的医护人员都必须具有多年急救经验,并且需要制作值班表,可以接纳本市区各个乡镇以及周边市区的新生儿转运。(3)转运方法:新生儿转运中心需要24小时之内设置值班人员,在接收新生儿转运热线之后,需要明确新生儿的具体位置,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转运工作安排,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可以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给予其辅助吸氧设备,抽空患者胃部残留物,避免出现窒息情况,此外还需要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使患者保持镇定,并且降低其颅内压[3]。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有创伤操作,则需要严格按照无菌化操作。在整个新生儿转运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转运之前,期间以及之后的情况。(4)转运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者进入急救车之后,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如果途径路面情况不稳定,护士应当将患者抱入怀中,实施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情况。(5)转运后处理:在达到目标医院之后,医护人员应当立即将患者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且为主治医生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主要包括新生儿的症状,生命体征,母亲妊娠情况以及过往用药情况等[4]。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患儿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转运前以及期间的处理

在对患者进行转运之前,有96例患者进行插鼻胃管,有89例患者进行头罩吸氧,有93例患者置入转运保温箱,有33例患者进行复苏囊加压给氧,有35例患者进行血糖测定,有124例患者进行呼吸道清理,有30例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有10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处理,有73例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有7例患者进行生理盐水扩容,给予28例患者苯巴比妥钠,有15例患者补碱,给予15例患者西地兰,给予30例患者速尿,给予7例患者立止血。

2.2转运病种

在对转运患者进行病种分类,其中有36例患者为重度窒息,有28例患者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有12例早产儿且体重较低,有25例患者为肺部透明膜症状,有15例患者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有14例患者为重症肺炎。

3讨论

3.1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实效性

新生儿的转运主要分为两种,被动和主动。主动转运患者主要是通过家人或者医院转送,由于家人转送不具有专业的转运知识,常常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护理实效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部分患者由于无法进行自主呼吸,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在准运期间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情况。有些患者主要是由当地医院进行准运,但是由于基层医院设施不完善,医护人员的转运技术不高,常常影响患者的实际救治效果。使用主动转运可以有效处理转运之前治疗医院,途中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三个阶段,能够显著确保患者安全,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新生儿转运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主动转运模式,可以将基层医院与规模较大的医院之间进行计划性,组织性的联合弃疗,在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引导之下,可以就地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抢救,提升患者的治愈成功率,降低死亡情况。

3.2新生儿转运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在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时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环节,所以需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主要包括管理早产儿,静脉输液操作,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以及使用心电监护仪,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危重患者转运成功率,并且降低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风险。在实际的转运工作当中可以了解到患者转运之前的病情稳定性将对后期救助治疗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转运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患者可以进行顺畅呼吸,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以考虑采取辅助吸氧设备。其次,需要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最后,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体温情况,将其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可以考虑将其置入转运保温箱里。

综上所述,在对危重新生儿转运期间使用新生儿转运系统,可以有效处理转运之前治疗医院,途中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三个阶段,有效提升新生儿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新莲.新生儿转运中的救护措施及其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7):162-163.

[2]莫武桂,谢友军,卢功志,等.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22):3684-3686.

[3]朱晓云.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运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5,36(04):662-663.

[4]郭永丽.卫生院专科培训在急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2(07):157-158.

[5]吴明赴,符明凤,王伏东,等.某院2004~2011年新生患儿转运和非转运住院死亡率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07(05):46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