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彭松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彭松静

彭松静

东海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摘要:建筑材料的性能与品质,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作用。传统建筑材料通常依赖于检测人员,但由于检测标准不够统一,使得检测性能有着较大差异。随着检测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对检测数据的要求不断增高,检测技术也在快速发展。针对于此,本文首先对建筑材料及分类、检测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从设计需求、设计过程,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等过程,探讨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发现,本次实验验证了当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有着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抗菌;应用

引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基础建设工程的投资也逐渐的加大,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检测人员应严格遵照规程操作,注意检测试验的每个细节,努力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进场验收关、合理选择、使用和存放材料等等。另外需要建设系统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检验等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一、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建筑材料及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建筑材料,包括构成建筑物本身的各种材料,如木材、钢筋、砖头等;也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建筑器材、脚手架、模板等,它是泛指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各类材料总称。从通常意义上来讲,建筑材料是指基础、地面、承重,以及构成建筑物自身的各样材料。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当前建筑材料可以分为防水材料、地面材料、屋顶材料等;根据使用不同部位,可以分为承重构件;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等。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一般而言,建筑材料质量关乎建筑的安全性能。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主要是为了有效解决建筑材料不安全的问题。该过程是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受相关建筑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测及相关材料进行取样检测。通常,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能够有效保障房屋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时,要必须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完善与准确,这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设计

(一)需求分析

在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设计之前,首先应进行需求分析,这是在整体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此时,精准分析用户对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需求,以至于整明白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本身所关注的一个点。因此,构建数据库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需求分析是否准确。在刚开始的阶段,就需要对整体的需求分析进行详细分析,并做到位,这为之后的设计、实验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设计过程

在对整体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应对概念结构进行一个重新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开发者应综合用户的需求,进而抽象、归纳、整合,以此形成独立于具体计算的逻辑结构。同时,通过这一结构将概念结构转化为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并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在物理结构设计中,逻辑数据结构的选择,需要在适应条件环境下筛选出最佳的物理结构层,包括相关的存储方法、存储位置,以及数据存储结构等。完善这些流程后,设计人员需要对数据库与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操作、应用程序语言的设计,以此根据相关结果调试、编辑系统性能,从而保证系统良好运行。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传统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相关的钢筋弯曲程度,都会是检测技术中心所要检测的关键项目。然而,由于这些材料质量在建筑工地中有着关键作用,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具体的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各地监管部门及时采集相关的数据,通常采用微机处理的新型机器,进而对原有的机器进行改造,并据此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改进。在加装液压传感装置后,实验人员需要对数据的所有的权限进行设定。据此在选择调试密码之后,继而判断检测的数据能否正常录入系统。随后,只有调入自动采集系统的数据,以此分析相关的数据。同时,在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克服系统误差,以此保障建筑材料检测的准确性。此外,鉴于检测的建筑材料涉及的标准较多,钢筋、刚才所设计到的标准更多,据此计算的流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有效数据、数字修约,以及近似计算规则等内容进行进一步规范。从中,得到最终的数据结果。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系统设计与计算可知,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范,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所得出的试验结果,以及相关的指标值进行分析比对。最后结果得出:“合格”、“不合格”,或“其它”。标准数据及相关的数据表应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以此增加系统录入数据的有效性,并通过时间序列,加以验证与控制。

一方面,在保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数据之前,应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以此保障系统数据的可靠性。一般来说,当实验人由于自身的疏忽而录入错误的数据,系统会通过有效性验证,从而判别数据无效,提醒实验人重新录入。另一方面,加强对检验项目的顺序控制。在试验中,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可能涉及多个检测项目,就要对其进行顺序检测。例如,水泥强度检测中,成型日期必须在破型日期之前进行。另外,系统应提供对试验项目的定义控制,后续的项目检测及时间的控制,都对项目检测有着严格要求,如此,便可完成最后的项目检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往往对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关联,据此,为保障建筑材料质量,需要借助当前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实验与监督。进一步,对材料的检测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实验室。在解决实验室及相关系统的同时,需要充分完善相关的管理问题,使得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能够得到保障。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引入,需要对建筑材料安全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这样才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最为稳妥的处置。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徐吉成,曹媛媛等.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7,30(1):98-100.

[2]崔丽娜.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门窗,2018(1):46.

[3]关红艳,崔跃红,郭中宝等.建筑材料抗菌防霉检测技术现状[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1):1-4.

[4]陈丽华.浅议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J].江西建材,2017(8):259.

[5]罗涛.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24):60.

[6]李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7):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