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症源流及发展的探讨

/ 1

中医急症源流及发展的探讨

王承哲

王承哲(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0)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105-02

中医对内科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资料,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为祖国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四方面来论述。

1中医内科急症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对内科急症最早的论述,从现有文献资料查证有据者,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以后经过汉代张仲景,晋代葛洪,隋代巢元方和唐代孙思邈等先贤的不断实践和充实,再经宋元明清历代医家的验证和提高,从理论到实践,从方药到急救处理,都有不断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理论。如《素问?举痛论》对“五脏卒痛”的临床表现描述,就达14种之多,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剖析,简明扼要地指出,“卒痛”乃“寒气”内袭为其主要病因;气血凝滞不通,则是其病机特点。《灵枢·厥病》篇对真心痛的临床特征,作了这样突出的概括:“真心痛,痛如以锥刺其心”。关于热病急症的论述,《素问·热论》对其病因、主证、传变、治疗、护理和预后都作了系统的探讨,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概括的病机十九条,其中“诸热瞀瘈”、“诸暴强直”、“诸躁狂越”、“诸厥固泄”、“诸痉项强”等,对以后急症的辨证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至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对内科急症的辨证论治,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该书的论述内容,可以说是治疗急性热病的专著。仲景所创六经辨证提纲,对急性出血,急性脘腹痛、急黄、暴喘、暴吐、暴利、高热、昏迷、谵妄、厥逆等急症,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证治规律,为后世内科急症的急救处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晋代总结出治疗急症专著《肘后备急方》,所载急救之剂,药专而效高,后世诸家争鸣,急症治法更有新技,理法方药均有阐发,成效卓著。

2发展中医内科急症势在必行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是在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和自然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经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关怀重视下,中医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医进了大医院,成立了各种医药研究机构、中药厂,建立了中医院校,培养了大批年青接班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医学科学迅速发展,我国人民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医治疗急症的威望在下降,病种的范围越来越局限,一些危急病人逐渐转入西医治疗,同时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如此发展下去中医必将被历史淘汰。因此开展中医内科急症是当务之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当前中医治疗内科急症虽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发展的趋势是好的,如重庆中医研究所制成“新三宝”清气解毒针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肺部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肌炎、休克、心律失常,救阴保液,中药大输液针用于内科多种急性病、热性病及休克、昏迷等危重病人的抢救。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用中药直肠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四川医学附院制成清解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上海纺织二院用石菖蒲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肺性脑病及小儿多种脑炎。张家口用醒脑注射液I号和11号肌注或静滴,作为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湖南的枳实注射液,上海中医学院用青皮注射液治疗休克等,这些中医中药治疗急危重病人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展中医急症指引了方向。

3探索新理论、提出新观点

中医治疗内科急症,我们的祖先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伤寒”与“温病”二大系统,在世界医学中独具一格。但任何事物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中前进。在九十年代的今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西医在理论上、现代仪器各方面都在不断更新,而中医急症仍是小步慢走,这显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每个中医人员。为振兴中医事业,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从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新的理论,并不断发扬,所以,我们要在治疗中医内科急症中,不断探索新的理论,使中医理论有一个新的突破,上升到新的阶段。如重庆中医研究所在重点研究温病的过程中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论毒始”的新观点,他们在解毒清热之疗效已被公认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毒寓于邪”“毒随邪人”“变由毒起”的新的学术论点,深入探讨了毒的药理作用和剂型改革。

4改进给药途径、研制新剂型

改进给药途径,研制新剂型,是开展内科急症的重要环节,因为很多危重病人,口服汤剂不能接受,并且麻烦、费时间、见效慢、风险大,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中药静脉给药效果约等于肌肉注射的8倍,口服给药20倍。因为把中药制成针剂,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可大大提高疗效,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只要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工艺生产,保证药物的有效和科学性、安全性,能经得起临床的反复验证,静脉给药还是安全可靠的。目前西医治疗抢救重危病,是多途径的综合措施。我们中医要跟上并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扩大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阵地,改进给药途径,采取综合措施,研制新剂型极为重要。必须要用口服片剂、汤剂、静脉、肌内注射的针剂。只有这样,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工作才能推向前进,中医内科急症的阵地才能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