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邓向花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眼科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2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另以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2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平均水平为(5.1±0.3),焦虑评分平均为(22.8±3.3),对照组患者视力恢复平均水平、焦虑评分分别为(4.7±0.2)、(34.2±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036、9.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护理满意度为97.62%(41/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4.29%(6/42)、76.19%(32/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2.323、18.274)。结论: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重视不同阶段的患者诉求,结合病情特点和变化综合开展。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知识宣讲;心理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2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另以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2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19-62岁,平均(39.7±9.3)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9.4±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知识宣讲。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均进行知识宣讲,术中酌情进行。主要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如术前3d开始应用滴眼液,剪除部分睫毛、冲洗结膜位置、做好眼压控制等。术后应重视并发症预防,如感染、青光眼、眼压异常等,如出现头痛、水肿、眼部疼痛、压痛感等问题,需要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术中宣讲的知识结合患者需求进行,如必要的体位指导等。

②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持续围手术期。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必要性等内容,如“术后视力可改善”等。术中结合患者心理态势给予疏导、情绪抚慰等。如患者心率术中出现升高、呼吸急促、肢体活动频繁,可初步判断患者存在情绪波动问题。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手术很顺利”、“很快即可完成治疗”,使患者的情绪逐渐平复。术后心理护理以鼓励为主,告知患者应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加快自身恢复速度。

③综合干预。综合干预集中于术后,包括行为干预、饮食干预两个方面。行为干预方面,建议患者做好手术部位卫生保持,避免揉搓、按压,术后早期应行仰卧或平卧位,避免眼部压力升高。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用眼、避免不洁净的液体进入眼部,同时避免发力咳嗽等。饮食干预方面,原则上重视均衡摄入营养,术后早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患者可正常排气,酌情增加普通食物占比。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焦虑评分以SAS量表表达,满分4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感越强。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落、感染、青光眼等。护理满意度以10分制问卷调查,得分超过5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评分

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术前为(3.3±0.4),对照组为(3.2±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39)。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入院时为(38.4±4.1),对照组为(38.2±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219)。

术后观察组患者视恢复水平较高,焦虑评分较低,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见表2:

观察组患者共出现1例视网膜未复位、1例眼压升高问题,经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眼压下降。对照组出现2例视网膜未复位、3例眼压升高、1例感染问题,经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眼压下降,以药物抗菌,问题得到处理。

3.讨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现代显微技术发展后催生的新式治疗方法,可精确进行眼部手术,填补了此前手术治疗的空白,得到各地广泛重视。此前学者研究发现,因眼部功能特殊,患者多于术后面临并发症威胁,也可能因护理不当导致恢复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问题。约15%左右的患者可能受到并发症困扰[1]。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应对并发症多的问题,改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10%以上[2]。我院研究中,引入了知识宣讲、心理护理、病情跟踪、综合干预四项措施。知识宣讲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玻璃体切割术,规避因认知匮乏导致的各类问题。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达到(5.1±0.3)、焦虑评分控制为(22.8±3.3),对照组视力水平、焦虑评分分别为(4.7±0.2)、(34.2±3.9),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并发症也得到控制,发生率为4.76%,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2%,较对照组14.29%、76.19%更为理想,直观体现了护理干预的价值。

综上所述,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重视不同阶段的患者诉求,结合病情特点和变化综合开展,提升护理和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党杰,张秀玲.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重症眼外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8):17363+17366.

[2]阿丽亚吾甫尔,吐妮沙克孜·阿不力米提.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