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坪生产区技术改造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砂坪生产区技术改造实践

韦星炜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分公司

摘要:针对砂坪生产区所选尾矿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以及细粒级矿物含量较高的问题,公司提出了对尾矿输送进行从新调配,让尾矿先经过一车间,利用一车间的磨矿系统对粗粒级尾矿进行再磨,使有用矿物充分解离,并对浓缩系统进行改造,使细粒级矿物充分沉淀,减少细粒级矿物的流失。技术改造之后技术指标得到了提高,锡、铅锑和锌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88个百分点、5.1个百分点和7.25个百分点。

关键词:锡铅锑锌尾矿;单体解离;浓缩

前言

砂坪生产区是华锡集团再生资源分公司进行尾矿再选,实现资源最小程度浪费的主力,但随着矿产的不断开发,资源不断枯竭,所选矿石已经由易选的富矿逐渐转向贫、细、杂的难选矿物,尾矿的处理难度增大。受限于现有生产工艺,锡和铅锑、锌的回收率得不到保证,经过公司四个多月的努力,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既提高了产量,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金属回收率,改造过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1、工艺改造前的状况

砂坪生产区所选尾矿为长坡生产区选矿车间的尾矿,尾矿先输送至二车间回收锡,再将浮选泡沫以及尾矿输送至一车间,综合回收铅锑、锌和锡。

图1.2一车间工艺流程图

2、工艺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1)因为长坡生产区所输送的尾矿已经过破碎研磨,粒度组成如下表3.1可见矿物的颗粒较细,细粒级矿物的沉淀时间不够,得不到充分回收;

(2)选厂工艺流程中分级系统分级效果不佳,细粒级矿物不能有效分离,进入磨矿系统,造成过磨;

(3)细嵌布粒度矿物不能得到充分解离,造成有用矿物流失,金属回收率偏低;

(4)一车间的处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但是二车间的给矿量又大于自身的生产能力。

3、工艺改造的依据

根据2014年长坡生产区和砂坪生产区的实际生产状况,结合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如表3.1所示,粒群在-0.30mm+0.15mm粒级的产率为25.25%,锡、铅、锌的金属分布率分别为7.71%、12.23%和16.37%;在+0.15mm的累计产率为39.13%,锡、铅、锌的累计金属分布率分别为11.11%、17.03%和27.80%;物料筛分在-200目下累计产率为46.66%,锡、铅、锌的累计金属分布率分别为85.75%、76.10%和66.07%;其中-0.038mm矿粒的产率高达30.92%,锡、铅、锌的金属分布率分别为62.40%、66.30%和55.87%,占相当大的比例。如表3.2所示,当矿石磨至0.074mm时,矿物已经充分解离,在+0.074mm粒群中锡石单体的含量为93.74%,铅锑单体的含量占95.57%,锌矿单体的含量为96.17%。可见长坡区生产过程中能有效回收粒度大于0.074mm的矿物,但-0.038mm的矿物损失比较大。

表3.1一车间给矿粒度分析结果

4、工艺改造实践

针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试验研究论证,在改造方案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对工艺流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4.1合理分配长坡生产区尾矿

利用现有的资源,从新对长坡生产区所输送的尾矿进行调配,对现有管道进行修改,将尾矿输送至一车间,充分利用一车间的磨矿系统,对粗粒级,细嵌布粒度矿物进行再磨再选。

4.2改造一车间浓缩系统

在给矿端增加三个浓缩斗,与原来的两个浓缩斗配合使用,使输送过来的尾矿依次进入五个浓缩斗,1#、2#、3#浓缩斗沉砂进入螺旋分级机,螺旋返砂进入磨矿系统,螺旋溢流给入高效浓密机。4#和5#斗的沉砂进入高效浓密机,5#斗的溢流水进入总尾沟。这样改造成功的延长了矿物的沉淀时间,使得细粒级矿物得到充分沉淀,新增的三个斗子又缓解了原来两个斗子的压力,使得沉砂量调节更加自如,避免进入螺旋分级机的量过大,造成溢流跑粗,使得不合格的粗粒级矿物进入高效浓密机造成排矿嘴堵塞以及分选不易的问题。4.3将二车间改为细泥车间

把二车间的摇床进行改造,部分替换为细泥摇床,入选物料为一车间高效浓密机溢流,综合回收细粒级矿物。

5、工艺流程改造后获得的经济指标

工艺流程改造在4月底完成,根据2015年改造前后的生产状况可以看出改造后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指标。

表5.13~6月份生产技术指标统计表

根据表5.1可以看出在工艺流程改造前后各项技术指标对比明显,在原矿品位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指标稳步提升,改造前后对比效果显著,锡的回收率提高了3.88个百分点,铅锑的回收率高了4.89个百分点,锌的回收率提高了7.25个百分点。

6、结语

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的选矿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伴随着各种问题:我们的矿产资源不断枯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注重选矿科学的发展,力争在低品位矿石和尾矿回收的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为节约资源,长久高效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剑峰.兖州矿区选煤厂跳汰机排矸的研究与创新(下)[J].矿业装备.2016(06)

[2]叶雪均,张亚娟,刘军.某钨锡矿枱浮中尾矿钼铜锌浮选试验研究[J].中国钨业.2006(06)

[3]张小军,杨璐.硫铁矿中铁含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