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

/ 2

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

郭风玲陈建兰

新疆玛纳斯县医院832200

冠心病:是指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一起通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多,发病年龄也渐趋年轻化,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中上升最快的疾病。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大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而心肌梗死病人中大约有50%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首次发作即是心梗。并且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大约有50%病人未到医院即死亡。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处在冠心病恢复期,由于健康知识缺乏或遵医行为差,继续自己的不良习惯,导致二次病危或死亡。为此,冠心病治疗、护理的各个阶段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1病因

1.1主要危险因素

1.1.1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1.1.2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

1.1.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远高于无糖尿病患者。

1.1.4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1.1.5性别男性多见,女性患病常在绝经期后因雌激素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

1.1.6吸烟吸烟者的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且与每日吸烟量成正比。

1.2次要危险因素

1.2.1A型性格者。

1.2.2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者。

1.2.3常进高热量,含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高盐和糖。

1.2.4遗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者。

1.2.5微量元素铬、锰、锌、硒的摄入量减少,铅、镉的摄入量增多者。

1.2.6遗传超重和肥胖者。

2发病机理

个体强烈焦虑、忧郁心情、A型性格的人,做事缺乏耐心、好激动、活动迅速、竞争性强、感到有压力、时间不够用的人。当以上心理社会因素反复作用于人体,引起体内神经分泌机能的改变,导致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如血中血小板数增多、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浓度增高,最后导致冠心病。本人在临床工作观察到:过度情绪紧张,可促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这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威胁性。因为,发病期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肌梗塞的患者,常因极度的疼痛体验而出现濒死般的恐惧,使大多数患者遭受绝望的情绪障碍。这些心理病患体验又会进一步加速疾病的恶化,甚至最终造成死亡。处在恢复期的患者,过多的思虑、担忧、抑郁也能使冠心病复发。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新住院病人易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的情绪。一方面是由于监护室有很多陌生仪器,发出闪光和声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疾病的痛苦体验,或是意识到自己处于病危状态,再加上家属的恐慌、悲伤、哭泣,这些因素都会使病人的情绪剧烈波动。因此,护士在发药、输液、采血、记录出.入量、记录血压,操作仪器的同时,要顾及到病人的心理感受。护士首先要把病人情绪稳定下来。如:劝家属首先稳定情绪,讲情绪失控对病人的不利,不能自控的家属劝其暂时离开;护士用轻松的语言和患者交谈,暗示他病情并不严重,只要治疗顺利,不久就可恢复健康,并将病区内通过治疗逐渐恢复健康的病人,适当的时候介绍给病人,建议患者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减轻患者恐惧心理[2]。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入院最初阶段是出现心律失常的关键时刻,直接关系到急性心急梗死的预后,做好新人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合理地处理患者强烈的负面情绪特别重要。

随着病人病情好转和症状减轻,病人进入恢复期,病人又会考虑其他问题,如:这病能不能治好?自己如何对待已出现的疼痛等不舒适感?出院后工作胜任问题等。病人显得忧心忡忡,这对冠心病的康复很不利。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全面了解,善意开导,讲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身体恢复期配合治疗的注意点,使病人自己认识到过多的忧虑会增加心脏负担,延长病程,甚至加重病情,影响预后,要发挥个体战胜疾病的主动性。

有些中年患者,由于事业心和竞争意识较强,往往忽略冠心病早期症状,突然发病也不相信自己有冠心病。一旦症状消失,虽处于恢复期就又急于工作。不肯卧床休息,不想接受合理的饮食、起居、精神保健等建议。对这样的病人,护士必须与病人积极有效沟通,了解发病时的情况、精神症状及发病的社会——心理背景。要分析其性格特征,帮助病人弄清发病机制,了解行为特征与冠心病发作的关系,消除生活中认为的紧张性刺激,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提高病人同疾病做斗争的自觉性。

3.2根据冠心病的类型,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冠心病的知识,增加保健能力。

3.2.1隐匿型亦称无症状冠心病。虽无症状,但静息时或负荷试验后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病理学检查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病人可通过体检(如:监测血压、血液化验)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可疑迹象,应进一步检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2.2心绞痛型教育病人减少危险因素戒烟、降脂、运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避免诱因如过劳、激动、寒冷、饱餐等。心绞痛发作时掌握自我应急措施。缓解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用药。关于疾病的预后,大多数心绞痛病人发病之后仍能从事一般性体力工作,但也有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尤其是不稳定心绞痛,控制进展的重要方面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2.3心肌梗死型应指导病人调整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活动、戒烟、防止便秘、按遗嘱服药、定期复查,以利于心肌梗死的康复、延长远期存活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告诉家属,对病人积极配合和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教会病人定期检测脉搏和了解异常症状、体征。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服用硝酸脂制剂疗效差时,应及时就诊。无并发症病人,心肌梗死后6~8周可恢复性生活,但应适度。

3.2.4心力衰竭型指导病人应控制原发病,避免感染、过劳、激动等诱因;自我观察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诊;严格遵医嘱服药,参与自我监测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等,定期门诊随访;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膳食。

3.2.5心律失常型控制原发病,避免诱因,戒烟、减酒、减咖啡,保持排变通畅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用药,严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以防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自我监测脉率和脉律,教会病人及家属测脉搏的方法。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方法以备紧急抢救之用。

3.2.6猝死型表现为心脏骤停(原发性)而死亡,多因局部心肌缺血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3.3创造良好环境病房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优雅的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病人分开,危重病人置单间以免互相干扰,床单平整,随脏随换,预防褥疮发生,恢复期病人可以听音乐,分散病人注意力,增强病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同疾病抗争的信心。

3.4加强对病人个性了解,解决病人具体问题护理人员除完成具体的治疗任务外,还要尊重和理解病人,使病人身心愉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正性的情感支持,做到入院接待要热情,宣讲院规、环境要耐心,根据病人的职业、年龄、性别给予相应的称呼,并细心观察病人的思想动态,目的是防止病人七情过激,如:焦虑、忧郁、狂喜、大怒等情绪问题的纠缠,引起病情加重,要主动地与病人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并报告医生,做好情绪转化工作,保持病人良好的情绪。

3.5激励病人配合各项治疗,预防疾病复发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之后,护士要鼓励病人树立乐观情绪,面对现实。可根据病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以不同言词提不同要求。

对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适当的防治措施可避免再次出现心梗或心绞痛。有过心梗的病人,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堵塞的血管,以便治疗和预防。有些病人可进行外科搭桥术和内科支架治疗。有人错误的认为搭了桥或放了支架就万事大吉,继续不良习惯。其实,就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是一日形成的一样,其消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患者必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自觉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以上做的好的病人护士要及时提出表扬和肯定,对出院病人也可以通过电话跟踪等方式由家属配合来激励病人,或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连续性护理的体制[3],促使患者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冠心病复发。

参考文献:

[1]袁浩滨,冯正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内科护理学(二),2000.2

[2]周晓荣,刘美丽,等.心理干预中放松训练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3,18(5):399—340.

[3]赵岳,黄金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