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百色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

谭芊芊黄茳祾陈英

谭芊芊黄茳祾陈英

(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了解百色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百色市两所“三甲”医院住院就诊、体检和性病门诊病例、检测咨询、孕产妇筛查确诊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确诊为HIV/AIDS病人540例,男性占68.12%,女性占29.66%;男性农民占85%,性工作者1.5%,干部及其他占20%;女性农民占60%,性工作者占1.8%、干部及其他占26%;壮族男性56%,壮族女性占56%;有外出打工史男性84.64%、女性61.07%;婚外情史男性40.15%、女性26.17%。结论百色市HIV/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上升人群主要为农民,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流行特征;分析;控制;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和右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心登记的HIAV/AIDS病人和在就诊或体检过程中发现并确诊的艾滋病人及性病门诊病例、检测咨询、孕妇筛查确诊共540例。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见表一。

2.方法将已经确诊和凡在百色市两所“三甲”医院就诊的病人,经其同意并签字自愿筛查输血前四项,把检验结果为HIV阳性患者上报院传染病防疫管理办,再由防疫管理办上报百色市防控中心,由防控中心对病人进行确诊。对确诊病人进行一对一问卷,问卷表自行设计,本组共发放570份,回收540份,回收率94.74%。

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

(表一)艾滋病感染状况

二结果

男性与女性感染率为2.6:1,比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2.5:1高[1];男性农民与干部及其他之比1.8:1,女性农民与干部及其他之比7.76:1;壮族男性与其他民族之比3.3:1,壮族女性与其他民族之比2.1:1;男性本地与外地之比8.3:1,女性本地与外地之比5.0:1;外出打工史与未有外出打工史之比男性1.18:1、女性1.64:1;婚外情与无无婚外情史之比男性0.67:1、女性0.35:1;已明确诊断而就诊与因其他疾病就诊发现例数之比2.6:1;感染年龄:男性41-60岁感染率最高,40岁以下次之,但与61岁以上感染率相接近;女性41-60岁感染率最高,40岁以下次之,61岁以上最低,占的比例很低;外出打工史男性占84.64%,女性占61.07%.

三分析感染现状

1.HIV/AIDS感染与地域关系

(1)与毒品来源有关:广西是HIV/AIDS感染高发区,百色地处滇、黔、桂疫情高发城市中心点、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也是东盟国“金三角”地区毒品交易点之一。由于毒品来源渠道多,价格相对比很多地方便宜,所以吸毒与注射毒品感染率的数量仍增高;(2)人口外流大:本组有婚外性行为男性占40.15%,女性占26.17%,显示百色市流动人口通过婚外性行为感染率上升速度快。(3)经济能力有限:当感染者发现自己身体不适想去医院就诊时,有限的收入无法承受较高昂的就诊费用,只好选择回就诊费用较低的出身地就诊,也导致出身地感染率上升。本组感染人群主要以壮族且百色本地为主,由于这几年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发展,按户籍地享有更多的医疗报销优惠政策,促使很多患者回流出地就诊。

2.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防护知识缺乏

(1)低文化程度局限性:本研究显示农村患病率占总发病量的71.25%,其中女性达89.23%、男性64.57%,这与农村受教育程度低,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有关(2)传统观念:由于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态度漠然,总认为是一种难于公开的龌龊之事,基本没有预防和控制的健康行为,对HIV/AIDS传播方式、预防方法和危害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将有传播蔓延的可能。

3.自愿咨询检测及接受治疗率低

(1)社会歧视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在咨询诊疗过程或过后被别人发现,就认为或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自愿接受治疗率低,导致对艾滋病恐惧是引起社会歧视的重要因素,从而增加了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风险;(2)那些已感染HIV/AIDS需要服药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该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及预后的严重性,所以对药物治疗依从性低;

4隐蔽性强,预防、监控难度大

由于该人群社会支持网络少、经济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因此一旦感染HIV将很难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本研究因其他疾病就诊而确诊的占27.41%,加上那些没到这两家医院就诊的及处于窗口期未出现身体不适而就诊或有不适但未能进行筛查的人群、检出后未能继续接受卫生部门跟踪监测的,都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随时可能导致新的感染者出现[2],说明艾滋病隐蔽性强,较低的感染者报告率和较高的失访率为抗病毒治疗带来困难,大大增加了预防控制的难度。

四防控对策

4.1积极开展健康和防控措施知识宣教:(1)采取与工作单位合作的方式:本研究组首先采取与工作单位合作的方式,以单位责任人为组长,令劳动报酬与HIV/AIDS筛查检查、听讲座、学习板报知识、如何合理并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宣教活动相挂钩,对积极参与者及知识掌握扎实者进行奖励,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促使她们从被动变主动接受艾滋病筛查;(2)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参与:渗入政府组织领导元素,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加大力度切断毒品来源。(3)本组以农村户籍为主,应提高人群接受教育程度,并对人群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教育平台,采用适当方式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政府也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提供经费保障,从而建立长效机制并逐渐在实践中完善。

4.2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动态监控和管理机制:(1)对外出打工人群管理: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构建互动平台,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的动态监控和管理机制,卫生服务中对于流动人口中感染者的信息掌握将变得准确、高效;(2)不仅在两所“三甲”医院体检或就诊的人员须筛查输血前四项,对县级甚至在乡级凡是有能力做HIV体检筛查的医院都要进行筛查,以提高HIV/AIDS报告率,延缓HIV/AIDS的发病和死亡。

五结论

在政府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下,中国艾滋病防治的各项预防策略和治疗措施得到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并已初见成效。但本组只对来院就诊或体检人群筛查,范围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相关人群的检测面,以最大限度地早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减少二代传播。广西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试验田,承担着全面实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核指标[3],而百色近几年来艾滋病感染率不断上升,成为广西重灾区之一,积极探索解决百色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创新性地开展某些试点工作,为广西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并形成可行性理论加以交流推广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R].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2]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58-160.

[3]杨艳.广西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