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与控制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与控制浅析

李亮

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制造相关技术投入大、专业性强,风险也较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航空制造设备的创新管理与控制成为企业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应加强对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本文从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对设备进行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设备管理与控制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控制浅析

1导言

航空制造企业为航空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前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时代背景下,航空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革迫在眉睫,作为航空制造企业中最为重要的生产部门,是航空制造企业信息化改革的主体,对于强化企业生产能力及制造水平,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2加强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2.1设备管理与控制对航空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

在企业资产管理中,设备往往在固定资产中占据较大比例,它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使用的工具,也是反映企业科技实力与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元素。在航空制造企业中,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生产过程复杂,其设备通常具有价值高昂、维护复杂的特点,由此使设备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从而对企业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具有较大影响。

2.2设备管理与控制是保障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的内在要求

据有关统计,在企业的生产事故中,有超过七成的事故是由于设备所具有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的而在航空制造企业中,设备运转速度高,更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挑战。此外,设备对航空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也具有重大意义,设备管控情况对企业新技术研发进程有直接影响。面临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现状,企业的高端技术研发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由此对设备管理与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3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

3.1作为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基础的设备台帐存在帐帐不符、帐物不符问题。账目是记录设备使用及材料采购信息的财务管理方式,但在履行过程中,往往是由于设备使用与材料采购较为急促,难以在第一时间对相关信息在财务部门上报,使资金已经使用,却无法得知资金的流向,管理制度混乱,难以对账目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使账目上的信息,与实际的财务状况不符,对企业的集中统一管理形成阻碍。账目的记录大多是由相关管理人员自行记录,没有统一的规范制度,导致在人员进行调拨时,账目信息不完善,为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埋下严重的隐患。

3.2设备维修信息不能共享,维修备件库存大,却很难满足维修需求,临时采购周期长。部分企业因受到落后的设备信息管理方式的约束,在设备进行维修后,设备信息难以在第一时间获知,而在设备二次损坏时,无法及时找到首次维修的相关信息,不仅拖慢了设备维修速度,同时可能造成相关没有损坏的设备零件进行重复更换,对设备质量造成影响,由于信息的不准确,维修备件的准备范围不断扩大,储备数量增加,难以确定设备可能损坏的位置并制备相关的零件,然而在设备损坏时,往往造成设备零件后备数量不足,需要进行临时采购,但临时采购时间过长,将设备长期搁置,严重降低生产效率与效益,使企业利益受损。

3.3生产能力规划与设备选型没有了解,相关计划制定不完善。在进行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对于设备的生产能力,及相关数据没有进行仔细的研究,对生产设备的长期使用规划,也并没有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而相关的政策及法律规定企业方面也所知甚少,难以满足生产计划的需要,使企业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碰到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损害了企业基本利益,降低生产质量与效率,让企业陷入质量与效率危机的泥潭,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布局形成不利影响。

4加强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方式

4.1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

设备管控应立足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全局,由此决定了这项工作周期长、与各生产经营环节关联度高的特点。因此,航空制造企业应针对设备管理建立完整严密的组织保障体系,做好人员配置、角色定义,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确保每一环节都能得到高效控制,推动企业人员树立“人人有责”观念,使设备管理工作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的转变。此外,航空制造企业还应针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详实科学的规章制度,用明确具体的制度来规范设备操作、维护等各流程的行为,从而使得设备管理与控制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还要注意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设立监督考核制度,加强对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从而真正保证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设备管控水平。

4.2做到设备使用科学、维护合理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在使用前做好准备工作、缩短准备时间。具体来说,应对设备使用进行流程化科学管理,在设备投入加工生产前,有关技术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验收,检验合格后方能转入生产线使用,而使用单位则应根据设备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实行设备维护,将设备维护责任明确至个人。同时,也应注意对设备的合理维修与保养,避免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情况的发生。针对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相关部门应定期编制计划,将该项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流程中,对进行设备维修的时间、进度、内容实行科学安排与规划,由此使得设备的生产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4.3改善技术资料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了降低设备管理控制工作的难度,使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变得方便可行,航空制造企业应注意对相关技术资料、设备信息管理工作的改善,应针对每个设备建立详细档案,使设备资料信息易于查询,对于重要设备,还应针对其历史操作和运行状态进行详细记录,由此实现对设备相关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实现设备问题的预防化管理。同时,也要求航空制造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航空制造企业应以设备为重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他网络技术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进行跟踪、把控,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处理,从而大大缩短设备信息查询的时间,提高设备管控的工作效率,使得设备管控真正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此外,还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信息技术模块的研发,做好信息技术方面的配套跟进工作,从而使得设备管控变得更有效率。

5结语

航空制造行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航空技术水平更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使航空制造企业的科学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的内在要求。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便成为使该领域企业实现稳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航空制造企业设备多呈现出自动化、精密化、高速化等特点,能否对其进行合理管控,对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许谌.有关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J].民营科技,2016,(11):2.

[2]王美清,安海霞,乔玉良,王冬.航空制造企业测量设备精细化管理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01):104-112.

[3]曹妍.航空制造企业测量设备管理研究及系统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曹妍.加强航空制造企业测量设备管理的意义及方法[J].工业计量,2013,(03):64-66.

[5]李云峰,宋利康,於坚华,郑和兴.航空制造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8,(0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