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的构建

何煜光

关键词:区域发展;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构建

一、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的必要性和紧急性

1.区域发展是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在不断增长,这也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实行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正是不断的坚持改革开放,区域的发展越来越良好,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全国的GDP年均增速达到了9.8%以上,比改革开放之前提高了不少。2009年,广东、江苏以及山东三个省GDP总量都超过了3万亿元,广东省位列这三个省第一;31个省份中也就山西省增速速度相对慢一些,其余的都差不多超过8%,。主要经济区更是保持着快速的增长趋势,例如:2009年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的GDP总量都达到3万亿元以上,长三角更是达到7.2万亿元。2009年全国经济虽然有些低落,但是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的GDP还是保持在8.7%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文具世界第三名。

2.过度增速的区域经济发展给区域带来了复杂的区域问题

在改革开放着几十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确在快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给区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区域问题,比如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等不良影响。有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基础、经济基础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各个地区政策的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发展存在失衡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目前地区发展存在的比较严峻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期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占全国的比例从44:22:14:20逐渐拉开差距成54:19:9:18,经济总量的上升空间逐步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并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但是这也就出现了东部持续膨胀增长、中部边缘化、西部长期落后、东北地区不断衰退的失衡现象,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

3.土地政策在区域发展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性,政府通常需要制定相对应的区域政策来实现区域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发展需要多方面力量相结合,也需要多种政策和手段不断调整调配,只有当实施的政策和区域发展的需要达到一致的时候,才能实现区域发展的理想效果,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内的荆棘内循环能力,我国需要进行区域发展不断创新。作为区域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让土地能够为区域的发展重要力量和坚实基础。土地除了是荆棘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土地政策对实现区域合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吴国出现的复杂的区域发挥在那问题,土地政策要逐步实现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二、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的基本构想

1.明确区域土地政策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的理想格局是:有秩序的竞争环境、自由高效的生产要素、公平的区域发展结构。区域土地政策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不断服务区域政策的实施。目前我们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不断完善区域土地政策以及建立健全区域土地政策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实施适合于区域发展的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调整区域发展失衡现状,促进各个区域共同协调发展。具体的实施政策可以有以下几点:1.通过建立有效的耕地资源保护机制,保障区域内的耕地资源,从而保证粮食生产以及食品安全以及社会稳定;2.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科学用地,保证区域的用地需求,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不断提高区域的发展;3.不断完善土地利用机构,让区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从而提高区域的发展竞争能力;4.不断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分配好区域的各个环节用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资源空间优化同步;5.安排好土地利用时序环节,使得区域经济快稳平发展,防止经济动荡对区域居民带来的恶劣影响。

只有在不断总结分析国内外区域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基本趋势、评价判断不同区域在国家整体的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及把握找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区域政策体系的基本构建。首先,将发展前景和现实情况相结合,区域要在区域发展稳定的前提下,对区域发展的前景通过不断分析判断得出,区域政策要在对现实的分析以及对区域发展前景的判断两者结合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制定;接着,要在保证稳定的前体下,不断进行区域政策的突破,由于各个地区的区域情况不同,并且区域土地政策的普遍性无法迎合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所以,区域土地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区域情况进行突破性创新,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在有足够的保证前提下才可以不断探索;最后,要不断考虑区域的独立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土地政策体系需要地方跟中央不断练习才可以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但是也要考虑区域自身的外部条件。

2.明晰区域土地政策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在上述明确了区域土地政策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的基础上,接下来要理出清晰的构建思路。具体来说,在调控基础方面,区域的土地资源又是和土地利用现状是区域土地政策的着力点,通过不断优化区域土地政策内容,保护土地资源的数量、提稿土地资源的质量、不断深化土地利用方式。此外,在调控手段方面,要不断发挥行政手段的优势,加强经济手段的改革,重视法律手段的作用;在调控方式层面,把行政手段--规划官职、计划调控以及审批管理这些方式全面运用到土地调控里面去;在调控措施这一环节,主要内容是规模管理控制和布局不断优化。只有理清这些调控内容,才能形成严谨科学的土地政策。

三、结论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很迅速,但是区域的内部发展问题也是复杂多变,区域政策里面最重要的政策内容是区域土地政策,在进行区域政策改革创新的时候,对于区域土地政策的构建也是区域政府乃至全国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关乎到我国整体实力的发展。在实施区域土地政策的构建的时候,只有在充分了解区域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状况,才能够制定科学的土地政策,从而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化,资源高度利用化,区域发展协调化,土地管理差异化,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同时也要把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土地调控一体化,帮助区域土地差异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巩固,让我国土地利用战略转变的路程走的更加通畅。

参考文献:

[1]林超.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的构建.[F],中国人民大学,2014.5.13.

[2]马晓兰.关于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思考与对策.[F]法制博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