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在医药企业推行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清洁生产在医药企业推行初探

刘红霞

关键词:污染控制物料平衡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1清洁生产实施背景

清洁生产是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保护环境的战略措施[3]。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2002年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进入依法推进清洁生产的新阶段[4]。另外因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筹措到大量资金,清洁生产将对企业现有工艺进行剖析,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工艺改造,分期分批解决,这是最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的途径。

2清洁生产实施过程[5]

实施清洁生产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即:清洁生产筹划和组织、预评估、评估、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的实施、实施效果。

2.1清洁生产的筹划和组织成立了审核小组,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对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卓有成效地宣传。

2.2预评估

2.2.1产污和排污现状分析①废水。废水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自过滤和经树脂交换柱的废液,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等,其中有机废水为719m3/d。②废气。丙酮和氨的无组织挥发,尽管是密闭输送和使用,但仍有少量挥发,其挥发量均按使用量的5‰考虑,丙酮的挥发量不大于2450g/d,氨的挥发量不大于1800g/d。③固废污染源。过滤废渣:每月废渣量为1吨左右,每年约12吨左右,主要含硅藻土、氯化锌等助滤剂,含微量氰化物。④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为动力噪声和发酵罐噪声,强度满足环保要求。⑤废渣和废残液处理。过滤废渣里主要为硅藻土,氯化锌,含微量氰化物,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将其送入三废处理中心焚烧处理。

2.2.2确定了审核重点。结合简单比较法排序后,确定了本轮清洁生产的审核重点是对提炼车间、发酵车间进行重点审核,兼顾其他车间。

2.3评估审核小组通过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发现了物料流失的环节,找出了废弃物产生的原因,查找了物料储运、生产运行、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公司实测了审计重点的输入、输出物流,建立了物料平衡和水平衡表,根据测试出来的各种数据,从中找出了浪费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2.4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2.4.1方案汇总对清洁生产方案,按可行与不可行进行划分,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又划分为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

2.4.2方案筛选①筛选因素:是否节约能源和材料;是否降低废物的处置费用;是否降低人工费;技术先进性如何,是否已在同行业其他组织采用过;是否需要基建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实施的难易程度;是否可在较短时间内实施;实施过程中对组织正常生产影响大小。②筛选方法:公司技术人员以及工艺技术专家共同根据技术可行、环境效果、经费投资与效益等条件,择优排序,对清洁生产的方案进行了筛选。③筛选结果:可行方案中所需投资5万元以下为无低费方案,实施2项,分别为:F2设置撒落物料收集桶:在发酵车间配料岗位设置一个70L的不锈钢筒,把撒落在地面上的物料和配料后遗留在包装袋中的蔗糖,加以利用,减少原材料浪费。F3一次水改为循环水:开发部生产车间原来生产量小,一次用水量小,现在加工量猛增,一次水用量大,现将一次水改为循环水。可行方案中所需投资5万元以上为中高费方案,实施2项,分别为:F7纳滤工艺:超滤料通过纳滤膜后大部分水被分离出来,这样就减少了吸附体积及吸附柱的数量,降低吸附速度,并且这部分透析液实现循环利用,减少了含COD废水的排放。F8预混中心除尘设施改进:添加剂是粉剂产品,改造前扬尘直接排入大气或落入生产区域内,造成大气污染、人员健康损害。改造后扬尘排入大气之前,捕集袋将系统内尘埃捕集起来,减少了大气污染,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2.5可行性分析对筛选出来的被选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技术评估、环境评估和经济评估。

2.5.1技术评估公司组织专家对筛选出的方案进行了技术评估,其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产品质量能否保证;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对生产管理的影响;设备的选型和维修要求;能否得到现有公共设施的服务。

2.5.2环境评估公司组织专家进行了环境评估,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及能源的合理节约利用;生产中废物排放量的变化;污染物毒性的变化,可否降解;有无污染物在介质中的转移;有无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废物/排放物是否回用、再生或可利用;生产安全的变化(防火、防爆);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2.5.3经济评估经济评估是对清洁生产方案的综合性全面经济分析,它应在方案通过技术评估和环境评估后再进行,若前二者通不过则不必进行方案的经济评估。

在经济评估中审核小组强调方案的资源利用优势,以项目投资所能增加的效益为评价内容。通过经济评估审核小组确定了四个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

下面其中一个中高费方案评估:

(F7)纳滤工艺方案简述:超滤料液通过纳滤膜后大部分水被分离出来,减少了吸附体积和吸附柱的数量,降低了吸附速度,且透析液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含COD废水排放。

技术评估:纳滤工艺和超滤工艺衔接很好,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参数超过生产要求;处理能力满足再扩产的要求;仪表管线布置合理;电脑全程监控,预报警及报警信息在线显示;设备运行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对设备的技术管理、维修、保养人员齐备。

环境评估:含COD废水每天减少排放0.136吨左右;160-180吨透析液收集进入循环罐重复使用;无新污染产生;为蒸发岗位减少了蒸发时间,降低了有害健康的环境风险因素。

经济评估:经济效益分析:每天为超滤节约软水79.8吨,则每年节省67004元。减少一根树脂柱,折合人民币约62392元。这样降低了解析液体积,减少了蒸发时间,每天节省蒸汽8吨左右,年节省动力费用272395元。年节约合计:529797元。运行成本分析:按实际运行装机功率65.5kw计算,每天按实际连续工作18小时计算,则年电耗成本为:105049元。系统按每天清洗一次,清洗无离子水单价按3元/m3,水量按10m3计算,则年清洗成本为:10950元。系统由于动态部件少,其年备品备件即维护费用为:10000元。根据以上成本计算年运行费合计:125,999元,年投资200万元。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403,798元。

3清洁生产实施效果

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各类方案4项,总投资204.18万元,其中节约水8.28万吨/年,节省蒸汽2880吨/年,节省蔗糖720公斤/年,节省树脂2吨/年,回收饲料产品2.1万元/年,则年可节约及实现经济效益41.628万元。

本轮清洁生产中创造的环境效益:减少COD(有机废水)排放49.68吨/年。

该项目完成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促进了新工艺引进,增加了物料循环利用,减少了含COD废水排放量[6]。②节约了原料使用量,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③促进了水、电、气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④改善了公司工作环境,切实保障了职工健康,为和谐企业建设做出了贡献。⑤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保护了周围环境和周围居民的和谐生活。实施清洁生产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在企业面对发展而缺少大量资金时,可以推行清洁生产,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分期分批解决,这是最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的途径;同时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负荷排放,综合治理,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7]。

参考文献:

[1]欧阳培.推行清洁生产.从污染的末端控制转型生产全过程控制[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张帆:StudyonCleanerProductionPerformanceEstimationofIronandSteelEnterprise[D].重庆:重庆大学.2004.

[3]刘先利,胡德铭.国内外清洁生产浅述[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32-35.

[4]张天柱.中国清洁生产的十年[J].产业与环境.2003年S1期.1-6.

[5]邹有良.巨化集团公司清洁生产案例[J].产业与环境:2003年S1期.127-130.

[6]贾海波,耿春香.我国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环境污染与控制.2008年11期.

[7]林颖,谢有亮.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C].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