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关爱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用心呵护关爱学生

刘晓沛

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一中刘晓沛

【中图分类号】G796.3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121-01

“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认为,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慑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在很多时候,对学生的宽容和爱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班主任一味仁慈面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如果班主任厚耻薄皮,亲疏有别,对干部子女或班干部等特殊学生放松要求,会致使班风不正,人心不齐,有令不行的,这是作为班主任行不通的,凡此种种都是纵容学生的错误做法,这不仅会贻害学生,而且班主任本人也因此威信扫地。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评判一个学生看事情的主流,心存善意要看事情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宽容呢?

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因而,信任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记得二十年前的一件往事:当我还在读初一时,一天中午,我和同桌的一位女生,同前面的两位男生为了课桌间的距离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把双方的课桌、凳子都推拉到了一边,恰巧那里,班主任走进了教室,我心想,肯定要挨他骂了,因为我们是班干部,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班主任走到了男生的面前,对他们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和女同学计较,再说,同学间要互相友好。与此同时,他仁慈的目光没有离开我们,我看着教师的目光,仿佛感到他说: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影响班级纪律的情况了,而且女学生也应该学会谦让,一切都明白了。班主任是在保护我们女同学的自尊心,同时也是对我的信任和鞭策,我当时既感激又内疚,我们双方都自觉地拉好了课桌。从此,我对自己要求更严了,同学间也和睦相处,对老师也更加尊敬了。试想,假如班主任当众劈头盖脸地训我们一顿,其效果肯定相反,对班主任会敬而远之的,同学间也不会从此风平浪静。所以,事实证明,我的班主任的教育艺术甚是高超,也是今天值得我借鉴的。

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就会变的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的成为一块璧玉,在教育实践中不乏实例:比如,我班的一个女生,开始时早晨经常比班级规定的时间晚到,而且我发现她每天的发型弄得漂漂亮亮的,说明她在发型上花的时间肯定不少,所以要迟到,同时观察到她比较内向,所以,经过一个阶段以后,我就利用班会课,对全体同学同时暗示这位女生,说:爱美之心人人有,尤其女同学,我教师也不例外,但早晨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把时间浪费在美发上,是实在不合算,希望同学们以学习为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我既照顾了这个女生的自尊心,也暗示了全体同学,让同学感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自己着想,我的宽容和善解人意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

作为班主任就要有“爱”。爱,就是要以心换心,以爱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以前一些老师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屡教不改的学生,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怒气使他们乱了手脚,终于难守斯文,做出严重危害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的事情来。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对抗情绪,甚至发生种种反抗的手段。我深深知道,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前几年,我校水源紧张,有时要到校外担水。我总是抽空担水,供给学生喝水。平时发现谁的凳子有了手病,我就把工具搬去,亲自为他们修理或指导他们修理。学生有病,我总是像对待亲人一样问寒问暖,精心照料。王占迎同学一天晚上呕吐不止,秽物满地,我把他扶过去之后,又拿来铁锨,铲来土垫上,随后一直陪他到天明。邵小超同学不慎划伤了脚,每次换药都很困难,我就和别的同学一起用自行车把他带到卫生所,再用自行车接回,不让他耽误一点功课。

我班有一名同学叫刘俊峰,家中困难,母亲又是残疾人,在班中情绪总是不好,成绩一降再降。我了解到情况之后,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从生活到学习都给予特别照顾,又组织几名团员利用双休日帮其干家务活,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渐渐地使他感到了集体的温暖,脸上又荡上了幸福的笑容,学习成绩也开始不断提高,并因此在班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争献爱心的良好风气。

同时,我还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感情,激发学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兴趣,以换起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向老师学习知识的热望。实践证明,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热爱学生的品格成为“诲人不倦”的精神力量,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巨大动力。这种爱是一种社会爱,是超出个人情感的狭小圈子的爱,与整个社会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爱。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宽容和爱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学生的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心中萌芽。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请你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