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现代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

安恺平

天津鹏安数迅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300190

【摘要】智能楼宇又被称之为智能大厦,具备环境舒适、设备使用方便、高效安全、科学方便等特点。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现代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应用

一、智能楼宇的体系结构

智能楼宇的构成,主要时由楼宇的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安防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等系统构成。每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都具有它独有的功能,每个子系统通过集成连接成一个集管理控制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而在硬件、系统软件以及资源的共享、楼宇的经营管理系统集成方面达到我们所预定的目标。通过网络集成建立起对楼宇设备的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建筑物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二、应用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会展中心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采用康普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办公网与展厅网两种,办公网是用于会展中心内部数据交互、会展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展厅网是用于展会开办期间参展商与参观者的Internet连接,满足在网络化信息时代,内部办公人员与外部交流的需要,同时在大型会议以及大型展览期间为参会人员和参展人员提供电信级的网络服务。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是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相关连接硬件共同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其能够支持多种系统的应用,即使是用户尚未确定的具体系统,也可以进行布线系统设计与安装。综合布线的元部件包括:传输介质、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电气保护设备等,其布线系统的结构组成分为6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管理间以及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第一,信息点分布。工作区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以及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与I/O之间形成搭桥。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通常数据信息插座使用六类模块化信息插座,对于展厅区域则使用地面式插座来安装信息点位。为了使用户更好的识别展厅网与办公网的数据点,可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为了保护跳线和减少辐射与衰减,本设计方案采用具有防尘功能的面板。第二,线路敷设。根据会展中心管理处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其计算机中心机房是设在三层Q轴~8-9轴内房间。弱电间作为弱电管理和走线的通道,应考虑节约走线与管理方便以及水平走线的距离限制。

2.水平子系统设计

第一,信息点分布。根据会展中心的实际情况和使用功能,主要分为地下室和地上部分。整个会馆每个工作区域均都设2个铜缆信息点,分别为数据点和语音点。在考虑到参展各方对光纤传输的需要,因而在水平系统的布点中,应每4个工作区预留1根由吹光纤微管组成的光纤通道。由于每一根吹光纤微管可容纳到8芯光纤,在进行光纤安装时,应实现每一个工作区内有一个光纤信息点,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又能确保用户的光纤系统不被淘汰。水平子系统的缆线敷设贯穿变配电室、交换机房、综合布线主配间、设备机房、泵房等功能分区,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需要主要集中于电话与收银等的少数信息点上,因而方案设计中考虑在地下室分别设计8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至少包括一个语音信息点与一个数据信息点。会馆中心大楼Fl~F3,功能是展览或会议用房,即设计中应兼顾两种可能,一种是参展商把大部分地面都用于演示,二是参展商把部分地面改建为商务洽谈室或办公场所。因而信息点的设置应该不能过密,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又必须满足参展商临时改建的可能。即在每层都设计70个工作区,并且每个工作区包括一个语音信息点与一个数据信息点,同时每隔4个工作区就预留一根吹光纤空管,以供用户将来使用多媒体技术。第二,网络拓扑结构。水平布线的网络拓扑结构均为星型结构,是以楼层配线架POE为主要结点,各个工作区信息插座是分结点,二者相互之间采用独立线路来相互连接,于是就能形成以POE为中心的向各个工作区信息点辐射的星型网络。第三,水平干缆敷设。依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水平干缆最大距离不应超过90米,并根据对信息点与数据点的合理划分,会展大楼内的信息点距离弱电井内IDF的水平布线长度不应超过90米。水平线缆的用量应按照规定公式来计算。

3.垂直干线子系统

第一,线路设计。对干线子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是设计垂直主干光纤,把子配线管理区与主配线管理区利用星形结构相互联接起来,以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干道。垂直主干系统分为展厅网主干与办公网主干两部分,各个主干分别采用1根室内6芯单模光纤。采用光纤的优势是其光耦合率高,纤芯对准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当计算机信息数据传输的距离超过100米的时后,采用光纤作为主干线是最优选择,因为其传输距离相对来说较远,而且具有大对数电缆无法相比的高带宽、高保密性与抗干扰性。本方案共设计规划了13个弱电竖井,根据建筑图纸,弱电管理间的位置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终端设备地用电需求问题,每组信息插座旁应配备220V电源的三孔插座,其间距10cm以上,暗装的信息插座(RJ45)要与最近电源插座保持20cm。第二,线路敷设。垂直线缆布线有电缆孔和电缆井两种方法。通常是将4英寸的刚性金属管直接嵌入浇筑混凝土中,一般比地板表面要高出1-4英寸,电缆应捆在钢绳上,而钢缆又固定在墙上的金属架上。当接线之间上下能对齐时就采用电缆孔的方法。而电缆井法是在每层楼板上都开凿出一些方孔来,以使电缆能穿越电缆井到达另一层楼。

4.管理区子系统

第一,管理间设计。管理子系统是由相互交连和互连的配线架与相关跳线组成的,其管理点主要是连接其他子系统所提供的连接手段,交连与互连允许把通信线路定位或者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更容易的管理其通信线路,并通过卡接口或者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于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口上,以能够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通信线路相连。为了方便会展大楼的管理,在水平方向的管理区系统设计上,将信息点全部都端接到24端口六类信息模块的配线架上,使数据信息点通过RJ45跳线直接连接到相对应的网络信息交换机设备上。采用PM-GS3-24千兆比的24端口模块式配线架支持数据传输;从本系统方案的性价比看,展厅网与办公网的数据点和信息点都是端接到同一个管理机柜上的,可以通过清晰的标签系统来识别。同时考虑到管理的方便,弱电间在面积、照明以及通风等条件上也要满足一定要求的,由于每个弱电间管理的信息点相对比较多,要求面积在5平方米以上。第二,线路敷设。由于布线系统涉及到大量的线路连接,因此可采用PDS色标标记方案的方式,根据一定的参数进行识别,以查清交连场的线路与设备端的接点。总配线架(MDF)设在主楼地下一层,主要是满足对大楼语音点和数据信息点的管理,它与分总配线架形成连接,总配线架铜缆与光缆部分均采用19"的配线架系统,这种配线架可以与网络或者路由设备相互兼容,使管理起来较为简单。

总之,智能楼宇是现代建筑物的发展方向,为确保其内部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与传输,必须做好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作。文章结合某会展中心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实例,详细探讨了各个系统的设计要点,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炜.智能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

[2]包志均,郑莉.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5,09

[3]云洁.试论智能楼宇综合布线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