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修养与新闻采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09-19
/ 1

理论修养与新闻采写

吴天雯

摘要:理论虽然是软件,但总是硬效率点拨器,是记者深层思维的催化剂。新闻采访和写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理论;新闻采写;记者

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多方面的修养。有人把理论修养称之为新闻工作者的立命之本。这个观点,深刻地道出了理论修养在诸项修养中的显著位置和对记者编辑素质的决定作用。理论修养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理论水平与新闻工作的关系上,也表现在理论修养对新闻采写活动的指导作用上。因为新闻工作离不开新闻实践活动,新闻记者的采访与写作是其立场观点、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

一个记者能否写出好的报道,首先取决于记者在采访中的发现才能,而发现才能又与记者的理论修养和知识结构、观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密切相关。理论修养对记者的指导作用始终渗透于采访之中。在采访阶段,新闻记者宛如一只辛勤劳作的蜜蜂,在生活的百花园中寻觅采集,然而每一株生活的花草对他并非都有同样的吸引力,可能在一些生活现象面前一掠而过,而对另一些生活现象却盯住不放,甚至某一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他的兴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凭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观察社会,要以指导行动的理论修养来对广阔而复杂的现实生活进行判断,什么观点应提倡,什么观点不该提倡,哪些事物有新闻价值可以报道,哪些不具备这种价值,不必报道,哪些具有潜在价值,可在会后报道,这些都需要有理性认识的变化,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加以分析判断,掂量出其中的重量,并以此决定取舍。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有了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分辨是非,否则就会是非混淆,甚至颠倒黑白。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的采访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理论水平的高低。蓝鸿文在《新闻采访学》一书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常常有这种情况,同一事件,两个记者同时去采访,一个记者的理论水平高,看问题深刻,一个记者的理论水平低,看问题肤浅,结果写出的东西大不一样。一个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思想深度,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另一个既无思想高度,又无思想深度,就事说事,平淡无奇。这说明,记者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和报道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成正比例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在采访中借助于理论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去观察分析问题,就会有灵敏的嗅觉,锐利的眼光,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态度,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就能通过耳闻目睹,在大量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如果缺乏理论这个武器,那记者面对万千世界,就会像瞎子摸象一样,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在新闻构思谋篇的酝酿阶段,记者的理论修养也直接起着指导作用。面对采访中搜集到的原始材料和感性认识,必然要进行不断的酝酿和构划,并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判断和推理,进行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深化过程。生活中的事物总是各种各样的,有本质的现象,也有非本质的现象。由于记者的理论修养的差异,就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意义上去产生不同的主题。

在新闻写作阶段,记者必须按照确定的主题去安排结构,精选材料。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运用什么样的语言艺术,筛选哪些典型事例,无一不受到记者的理论修养的指导和制约。不同的理论水平,也会发应出不同的体裁、结构、语言和文风。一个理论水平不高的记者,当遇到一个报道线索是,必然会浮光掠影,就事论事,写起来总是老格式、老调子、老面孔,该读者的印象也只能是似曾相识,了无新意。而理论水平高的记者,在写作中,作品会有立地、深度和厚度,会放射出理论的光辉。佳木斯日报副总编辑于升太采写的《掘得黄金三万两,问君何处买绿洲》曾获全国好新闻奖。当各级新闻媒介把采金的报道推向热门话题时,他透过黄金是经济效益,看到绿色植被遭破坏的惨景,他思考着生态被严重破坏将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没有被黄金的闪光搞得眼花缭乱,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笔疾呼《掘得黄金三万两,问君何处买绿洲》,收到显著的社会效果。

理论虽然是软件,但总是硬效率点拨器,是记者深层思维的催化剂。新闻采访和写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作用。徐达曾经说过:“我写《地质之光》一书,我反复地学,每天晚上都要看一看,学一学怎样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怎样处理自然科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问题,我现在能写一点东西,主要是这理论学习方面给了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