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因塞用”法在产后病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塞因塞用”法在产后病的应用

张静文1王昕2通讯作者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塞因塞用是中医反治法之代表,即用补益药治疗因正虚而致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而产后妇女失血过多,亡血伤津,加之产后脏腑伤动,百节空虚,常发生产后癃闭、产后大便难、乳汁不畅、闭经、痞满等因虚而致的闭塞不通之证。故塞因塞用之法针对此类产后疾病大有作为。

关键字:塞因塞用法;产后病;以补开塞

“塞因塞用”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何谓逆从???????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其中反治是指与疾病本质相反,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治疗方法,又称从治[1]。所谓从,是指潜方用药与疾病假象相一致而言,故说“从者反治”。妇人产后耗气伤血,气血虚衰,常常因虚致塞,见产后二便不通、缺乳、闭经等症,此时盲目通利泻下必加重塞症。我们要透过假象看本质,灵活变通,应用反治法,特别是塞因塞用之法,以补开塞解决广大妇女产后病的困扰。

1.塞因塞用之内涵

“塞”,隔也,出自《说文解字》。《孔子?闲居》注:“满也”。现代汉语解释有“填满空隙”之意。塞因塞用,第一个“塞”指塞的治法,即补益,第二个“塞”指塞的病证,如痞满、癃闭、水肿、便秘等,因此塞因塞用的具体含义是以补益之法治疗本质为虚、表象为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后世医家对此的论述也是不胜枚举,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腹胀一证,因虚致实,温运健脾以消涨除满[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发汗后,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论述了胸痹虚实不同的证治,法用补中助阳,立通于补。因实邪而致之闭塞证候,应使用通利泻下之法,这是塞因通用。若误投以补剂,必然引邪滞留,闭塞加剧。因此,补法又称塞用之法。塞用之法虽然不能用于实邪所致之闭塞证候,但是可用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者。因为,因虚致塞,表现为塞,本质是虚,虚不得补,塞证难除[3]。因此,用补法治之,为治病求本之法。

2.产后病机多虚为主

金元时代朱震亨提出“产后多虚说”,认为“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如“产后中风,口眼喎斜,切不可服小续命汤”,又云“产后大发热,一应寒苦并发表之药,皆不可用”。以上诸疾的治疗,朱氏均谆谆告诫要以“大补气血为主”,切勿发表而致虚。说明产后本身存在虚象,更不得再虚,要以补益为主,即使有邪毒犯里之实证,亦当以补虚为主,正盛则邪散[4]。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妇人产讫,五脏虚赢。”《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上卷?产后总论》开宗明义阐述“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二位医家皆阐明了妇人产后气血亏虚、冲任损伤、脏腑空虚之特点。由此可见,妇人胎产之后,耗气伤血,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产后病可见于脾气虚、肝血虚和肾精不足之表现,产后病以气血亏损为本。故治病求本,宜以大补气血为先,肝脾肾同治,兼顾先天和后天[5]。诚然,产后病病机错综复杂,不可一概而论,并见虚实夹杂等,但皆以虚为因,以虚多见。后世医家在争论产后病从补从攻时都不可忽视产后亡血伤津,气血亏虚之大道。正因此以虚为主,表象多变之病机,方有塞因塞用之法的用武之地。

3.塞因塞用于产后病之应用

3.1产后二便不通

3.1.1产后癃闭

指新产后小便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亦称“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难”、“产后淋候”等。癃闭之症,乃经产伤气,中气下陷,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所致。针对真虚假实之证,不可急投渗利之剂,以通治塞,加重塞证,应用塞因塞用之法,以补助通。产时劳力伤气或失血耗气,致脾肺之气虚衰,上不能通条水道,下不能输转水液,膀胱气化失司而尿闭难下。治当益气生津,宣肺利水。方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以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为主药,升麻、柴胡协同之以升举清阳,而达行水通溺之效,佐桔梗一味,开提肺气,起“提壶揭盖”之效[6]。产妇气血大虚,则肾气亦虚,肾气虚衰,命门火衰,膀胱气化不利,产后小便不通。治当补肾温阳,化气行水。方用济生肾气丸,以附子、官桂温肾助阳,熟地、山药、山茱萸补肾滋阴,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膝利水通溺,丹皮泻肾中伏火。

3.1.2产后大便难

指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艰涩难以解出者。本病始见于《金贵要略方论?卷下》:“新产妇有三病??????三者大便难。”该病常因产后耗气伤血,津伤阴损所致。如《万氏妇人科?卷之三》:“产后气虚而不运,故糟粕壅滞而不行,血虚而不润,故沟渎干涩而不流,大便不通,乃虚秘也。??????宜润燥汤主之”。气血不足,无法润养大肠,糟粕阻滞不通,而致大便难。便秘者,闭塞之症,闭者下之,塞者通之,此为常理[7],然产后大便难多属肺脾气虚,传导无力或血虚津亏,肠燥失润所致,若盲目用芒硝、大黄、巴豆等承气之剂,只能加重虚证,犯“虚虚”之误。治宜补之、升之、润之,增水行舟,以补通便。四诊合参,随证治之,方剂多用补中益气汤、济川煎、润燥汤、四物汤等,补气养血,润肠通便。

3.2产后乳汁不行

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本病病机有二,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盛当疏之,虚当补之”,即瘀滞不行或化源不足。产后气血不足,乳汁生化乏源;产后耗伤正气,乳汁推动无力,壅滞不行。宜应用塞因塞用之法,以补化瘀通乳,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以补开源通乳,气血充盛,生化有源,则乳汁通畅。方如傅青主女科之通乳丹,人参黄芪大补元气;当归、麦冬养血滋液;猪蹄补血通乳;木通宣络通乳;桔梗载药上行,共奏补气养血,宣络通乳之效。又如产后妙方生化汤,重用全当归,行中有补,化瘀生新。

3.3产后闭经

产后停止哺乳3-6个月,仍未出现正常月经周期,该类闭经诊断为产后闭经[8]。妇人产后气血骤虚,肾精不足,冲任不充,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发为闭经。如《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一》:“肾脉微涩者,是月水不通也”,《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卷上》:“血不足而月事不至”。产后肾精亏虚,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治以补肾健脾,多选紫河车、鹿茸、淫羊藿、菟丝子、续断杜仲等补肾益精,佐以健脾疏肝之剂。若产时出血过多,阴血耗伤,则气随血失,气血双虚。故温阳补气首选四君,补血填精择之四物,加黄芪、肉桂阳中求阴,气血康复,经闭得治。若急投峻下活血之剂,必适得其反。如《济阴纲目》载“十全大补汤,治堕胎及多产育,??????以致血衰气乏而经不行者”。总之,气血得复,胞宫得以温煦充盈。精血满而后溢,故月经来潮。

4.体会

产后病病机复杂,虽以虚多见,但并不存在纯虚证[9],切不可以偏概全,拘泥于产后大补学说,必须要坚持灵活辩证。当遇到闭塞不通类型的产后病时,必先辨其“不通”的原因,确系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病证或真虚假实证,方可补益,若是因实致塞,则断不可使用此法。否则,关门留寇,酿生它变,遗患无穷。所以《内经》告诫“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另外,塞法在用药配伍技巧上,应掌握它并非单纯补药的堆积,在重用补药之时,亦宜少佐通利之品,以防滞塞胃气,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等药,更助补益之剂开塞之功。

参考文献

[1]曹洪欣.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8:268-270

[2]王国庆.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71-72

[3]陈国华.谈谈“塞因塞用”[J].杏林学刊,1985,(02):41-42.

[4]李国平.论朱震亨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J].黑龙江中医药,1991,3:6-8+56.

[5]金文杰,高明利.高明利论治产后痹经验撷要[J].湖北中医杂志,2016,2(02):29-30.

[6]王荣欣.塞因塞用临床应用举隅[J].江西中医药,2001,12(06):61-62.

[7]马大正.妇科反治法验案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1):1286-1288.

[8]于传鑫,李涌绘主编.实用妇科内分泌学[M].7第1版.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8:88-100.

[9]陈雅萍.产后从虚从实病机探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13-16

作者介绍:第一作者:张静文(199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2010级本硕连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产科学。

通讯作者:王昕(196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