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对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探讨

李卓

李卓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例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构造是复杂多样的,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变更、追加、加固也成为很平常的问题,我们通过工程实践及设计经验,将一些加固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多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着重论述了加固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抗震加固;应用评述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概述

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已进入或即将进入老龄化阶段,修复加固在建筑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人们预测,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技术革新,不能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几十年以后社会将负担不了庞大基础设施的维修和管理费用。据权威机构调查,预计在今后的十年中我国的建筑业重点将逐步转向已有建筑的修复加固。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同时还应考虑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施工性、是否经济等方面。随着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会有更大发展,加固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将具有更为广泛的空间。

二、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可以钢丝网或钢筋网和加筋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材组成的薄层结构,有更好的抗裂、抗渗和韧性。

1、施工便捷,施工工效高,不需大型施工机具,无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及耐久性,可以抗拒建筑物经常遇到的各种酸、碱、盐对结构物的腐蚀。

2、适用面广。钢筋混凝土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结构类型、结构形状及多个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

3、施工质量易保证,对结构形状和外观影响不大,具有很好的耐火性与耐高温性能。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1、碳纤维加固法

近年来,碳纤维材料以其轻质、高强、抗腐蚀、耐疲劳及其温度稳定性而受到土木工程界的日益关注,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碳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抗震加固;可以有效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增强耗能能力,从而使其承载能力及延性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可取得良好的抗震加固效果。碳纤维片材由于其强度高,弹性模量大,用于横向包裹钢筋混凝土柱时,可以有效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其作用机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碳纤维片材横向包裹,其作用类似受剪钢筋,协同钢筋承受剪力。由于碳纤维的抗拉强度远远大于钢筋的抗拉强度,相当于配筋率大大提高,使其抗剪承载力得以显著提高,斜裂缝出现以后构件的变形性能也得以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横向包裹碳纤维,还会对其内部的混凝土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当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峰值应力后,具横向膨胀变形急剧增大,碳纤维环向应变显著增大,环向约束力增大,这就使得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变得平缓,极限压应变得以提高,因而推迟了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充分发挥了纵向钢筋的塑性变形性能,显著改善构件的延性。

2.粘钢加固法

用粘结剂将钢板粘贴在已开裂构件需要加固的部位上,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它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加固方法,不仅用于建筑,而且用于公路桥梁的加固补强。这项技术简称粘钢加固技术。与传统加固方法比较,它的工艺简便,只需对被加固构件的表面进行处理,用建筑结构胶将钢板与之牢固地粘结成一个整体,使钢板和原构件很好地共同工作;加固施工所需的场地、空间都不很大,且钢板粘贴在已开裂构件上一般2d即可受力使用,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小,特别适用于应急的加固工程;粘钢加固所用的钢板厚度,一般为2mm~6mm,所以,加固后不影响结构外观,重量增加也不多;加固效果比较明显。

3.化学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裹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施工后产生高负荷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并且密实性能良好,无需做任何防水处理。由于其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但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而且对结构有补强作用,施工简便迅速安全并符合环保要求,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变更,加固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应用在各类建筑结构增建、变更等预留钢筋锚定中,还可以用于横梁、柱头、楼板、剪力墙等加固预留钢筋锚定中,也可用于各类钢结构、机械设备等的螺杆锚定中。它主要的技术特点就是具有高的承载力;对固定的基材不产生膨胀力,适宜边距、间距小的部位;施工简便,时间短。

4.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主要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各种裂缝,采用环氧树脂类粘合剂及密封剂灌浆加固修补,在不影响生产运营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预期的强度,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施工快捷,加固效果安全可靠。它的特点是采用慢速,附压延续灌浆,可以确保树脂注入裂缝细微部位;可以控制注入量,必要时可以补充灌浆料;可根据裂缝大小,注入状况的需要,调整压力;注入量和注入情形可以目视观察。这种技术主要应用范围: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修补,各种构筑物的修补以及桥梁、铁路的附属构件如桥墩、桥台、桥面、隧道等的修补。

5.增大加固法

增大加固法是指在原受弯构件的上面或下面浇一层新的混凝土并补加相应的钢筋,以提高原构件承载力的方法,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补浇的混凝土处在变拉区时,对补加的钢筋起到粘结和保护作用,当补浇层混凝土在受拉区时,增加了构件的有效高度,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并增加了构件的刚度,因此其加固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实际工程中,在受拉区补浇混凝土层的情况较多,原配筋率较低,其混凝土变压区高度较小,因此在受拉区补加纵向钢筋并浇混凝土是提高该梁抗弯承载力的有效方法。

四、钢筋混凝土加固工程应注意事项

1、现行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各种构件的加固设计计算理论与计算公式均是基于构件是完好无损为前提的,因此用现行规范加固受损结构的构件,结果会偏于不安全。

2、在分析的计算模型中也是以无损结构为前提的,没有考虑结构的初始损伤对结构构件刚度的影响以及内力计算的影响。这样,加固设计的计算结果也会偏于不安全。

3、由于现行规范是以无损构件的加固为基础,这对于地震灾害后,震损构件的加固设计尚无可可靠的规范作为设计依据。

4、在碳纤维、粘钢等加固工程中,被加固结构的耐久性以及抗火性能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很多,如增大截面法、纤维材料加固法、外包钢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法、预应力加固法、化学灌浆法、粘钢法等十多种,不同的加固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应根据被加固结构在承载力、刚度、裂缝或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的可行性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万墨林,韩继云.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林文修,陈昌松.混凝土加固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全旺,赵树红.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试验分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