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胡贤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胡贤东

胡贤东

身份证号码:51022819711109xxxx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生活周边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问题。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加深不同区域评价机构以及工程建设单位对于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式的理解,在现有基础上加深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对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对象、资源配置、实现范式以及产品验收等内容进行明确,借助于层次分析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工程绿色评价体系当中的不同层次指标进行设定,进而建立一套绿色施工评价的模型。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应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促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人们居住的环境,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研究部门曾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建筑工程所涉及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不能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

所以,需要促使建筑行业不断进行战略转型,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全面实现建筑行业工业化、绿色化的发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国家政府以及市场当中的企业逐渐开始就建筑工程对于周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重视,加强了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其中绿色主要代表了生态保护。而就社会的发展结构来说,则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我国住建部曾经颁发《绿色施工导则》,其中绿色施工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在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问题能够符合标准的前提条件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最大程度的提高工程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力度,加强能源、土地面积、水资源以及原材料的有效利用,进而实现环境保护工作。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即施工管理方面、环境保护方面、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以及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方面。

2建筑工程评价模型的构架

就建筑工程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对科学的研究方式,较为典型的为寿命周期评价方式、环境评估等,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绿色建筑施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以上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研究,而对于工程的施工阶段不加重视。由于施工阶段是对工程计划以及施工方案具体实现的过程,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大面积的改变,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及控制,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研究主要是借助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具有代表性并且操作性比较强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确定,进而实现评价模型的构建,反应当前阶段建筑绿色施工的状态。

2.1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主要特征,同时与国家出台颁布的相关政策进行结合,主要将绿色施工评价的指标分为3中类型,即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利用、环境负荷的降低以及绿色施工管理。通过对每种类型进行细化研究,建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体系,如图1所示。

图1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体系图

而后根据阶梯层次的构建方式,将涉及到的各种指标因素进行权重以及总排序,如表1所示。

表1各指标因素权重以及总排序

2.2评判标准的构建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建立评判标准,可以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当中不同的评价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且对应的数值为90至100,80至89,60至79,小于60。

在具体制定建筑等级评价标准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到的各种评价因素当中,假设能够借助于相对具体的数值进行反映的因素指标,例如常见的有电能的消耗量、材料的采购次数或者数量等,可以将此种指标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记录。而在进行硬性指标的评判过程当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管理内容或者行业的标准进行,不能随意的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存在部分评价因素不能依照硬性指标的形式利用数据进行展现,则称此类型的数据为软指标。对于软指标而言,只能够通过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进行理解。由于不同的人对于语言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处理软指标时,可以选择多个专家对比较进行评价,而后根据评价的结构,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软指标的数值进行分析。具体的硬性指标评判标准如表2所示。软指标如表3所示。

表2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硬性指标因素评判标准

表3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软指标因素评价标准

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模型的模拟评价

3.1示范工程评价情况

本论文以我国某省的银行建设工程为例开展绿色施工评价。该银行新馆的总占地面积为90863平方米,建筑物的高度为30.6米。银行内部设置有接待厅、理财厅等,通过相关专家对该项目工程进行了模拟打分。得出该银行项目的评价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评价结果

3.2评价结果具体分析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布图可以观察到,A代表了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利用,B代表了减少环境负荷,C则是代表了绿色施工综合管理。其中,B减少环境负荷以及C绿色施工综合管理的得分比较低,能够体现出该银行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在减少环境的负荷问题以及绿色施工综合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的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以及评价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能够提高建筑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了传统建筑行业高能耗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降低建筑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基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评价,主要得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如果希望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则需要从更高层次进行问题的考虑。例如,由国家政府出面,大力的宣传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对传统建筑工程生产模式的转变,提高建筑工程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工程施工水资源的消耗,注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断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而实现对施工工作人员成本的降低,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大程度的开展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第二,为了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结果,我国政府方面应当在市场当中现有的评价标准以及要求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式,从而能够为更多的建筑施工单位提供参考的依据。

第三,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尽快出台绿色施工的实施准则,促使绿色施工不能仅仅在示范层次进行,而是促使其常态化,进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书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与体系研究[J].四川建材,2017,43(10):182-183.

[2]程三宏.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08):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