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应用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应用及评价

王娜丽

王娜丽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第十七病区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FMEA实施前)胃管留置患者共计62例看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FMEA实施后)胃管留置患者共计55例为观察组,依照FMEA,分析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是否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胃管拔除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即观察组胃管留置患者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FMEA的应用可以帮助有效降低非计划拔除胃管的概率,促进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胃管;非计划性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67-03

1.研究背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是一种团队的、系统的、前瞻性的综合性分析方法,主要作用在于识别某个程序或设计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方式和主要影响因素,并为改善故障的发生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1]。FMEA的主要作用在于防范风险,即在故障发生之前通过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已达到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模式发生的目的[2]。

FMEA分析法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航天业,其基本原理是分析系统的结构,估算失效时后果的严重程度(severity,S)、发生频度(frequencyofoccurrence,O)和失效检验难度(likelihoodofdetect,D),计算危机值(riskprioritynumber,RPN),RPN=O×D×S,由RPN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措施和需要改进的程度,从而实现较低风险甚至消除风险的目的[3]。由于该方法的有效执行大大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得以在其他领域得到了推广,诸如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而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2015年5月起,我院逐步对导管留置患者实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一方法的实行大大降低了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本院FMEA实施前后的四年数据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得出FMEA的实施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

2.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过往经验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研究,将其实施过程应用于本文的研究。FMEA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包括六个流程,即确定主题、组成团队、制订流程、失效分析、拟定行动计划并实施及效果评价等六步[4]。

2.1确定主题

根据FMEA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出可能导致胃管拔管的失效模式,也就是所要确定的主题。分析导致其发生的潜在原因及影响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

2.2组建团队

成立FMEA小组,由全体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领导和主持小组工作,不定期召开FMEA小组工作会议,对胃管意外拔管的各种原因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和改进护理工作计划。同时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和汇报制度,保证该项工作实施过程的有序和高效。

2.3设计流程

列出所有流程并进行流程编号,根据操作流程顺序制作流程图,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呈现每一个流程。本文的胃管护理流程确定为:患者病情评估→前期准备→胃管置入→固定措施→注意事项告知→胃管置管长度观察记录。

2.4计算危机值

危机值(RPN)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发生频度(O)、失效检验难度(D)和严重程度(S)。每个维度都可量化,且量化数值介于1~10分。以发生频度为例:1表示“非常不可能发生”,10表示“非常可能发生”,即数值越大,频度越高。RPN值是由三个维度的乘积所得,其数值介于1~1000分。RPN值表示对失效的影响程度,它的值越大,对失效模式的影响也就越大。

2.5RPN值分析

通过对RPN值的对比分析,找出导致RPN值较高的失效模式,并将这些失效模式按照数值高低进行排序,这样就可以明确失效原因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措施。同时要加强流程评估,并对改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和检测,保证FMEA的有效性。

3.研究结果

3.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果

经过对失效模式的分析和讨论,根据RPN值的大小,找出了七种主要的失效模式,并根据这些失效模式的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结果见表1。

3.2改进前后RPN值对比

实施FMEA前后RPN的数值对比,通过计算可得,实施FMEA管理后整个非计划性胃管拔除过程中RPN值较前期降低了76.56%,即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发生率明显的下降了。见表2。

3.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置信水平α=0.05,其中P<0.05,拒绝原假设,表明FMEA的实施对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具有显著性的效果。见表3。

4.讨论

FMEA通过团队分工与协作,事先预测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时做好防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经验预测风险的有效分析方法。FMEA在确保整个流程的每个步骤正确实施的基础上,能对流程设计进行适当修改,从而对流程结果产生影响。

(1)FMEA方法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拔除胃管的发生情况。通过表2可以看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高危因素,并计算出相应的RPN值,找出导致其发生的根源,采取防范性护理措施。通过表3可以看出,FMEA的实施使得UE的发生呈现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UE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即由原来的21%降低到了7.3%。

(2)FMEA可以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FMEA对护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分析,在发现工作流程中潜在的缺陷和风险点方面具有前瞻性,使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及时对其修正并不断完善,为护理工作流程改造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3)FMEA的实施对患者带来诸多好处。在FMEA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就相关问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不断地沟通,不仅可以及时跟进患者病情进度,也使得患者对相关的信息及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有效地护理工作的进行大大缩减了患者的治疗期限,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降低了其经济负担,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AshleyL,ArmitageG.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anempiricalcomparisonoffailuremodescoringprocedures[J].JPatSaf,2010,6(4):210-215.

[2]EstorilloC,PossoRK.Thereductionofirregularitiesintheuseof“processFMEA”[J].IntJQualRelManag,2010,27(6):721-733.

[3]李霞,石明安,李随成.多目标模糊决策理论应用于失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7,23(3):331-333

[4]DeRosierJ,StalhandskeE,BagianJP,etal.Usinghealthcare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TheVANationalCenterforPatientSafety’sProspectiveRiskAnalysisSystem[J].JtCommonJQualImprove,2002,28(5):24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