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品管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中的应用

李海娟王京芬

李海娟王京芬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LC术后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甘露圈),通过运用品管工具分析,将缩短LC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作为首先解决的问题。全体圈员对肠蠕动恢复时间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拟定实施了相关对策。结果实验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02±15.85h,对照组62.68±12.40h,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促进LC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品管圈;术后;肠蠕动

QualityControlCircleInTheApplicationOfTheIntestinalPeristalsisRecoveryAfter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iHaijuan;WangJingfen

Departmentofhepatobiliarysurgery;YantaiYuhuangdingHospital;Shandong;26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QCCactivityinshortenintestinalperistalsisrecoverytimeafterLCsurgery.MethodQCCgroupcalledmannagroupwassetinourdepartment,shorteningtheintestinalperistalsisrecoverytimehasbecomeaprimaryproblemafteranalysisbyqualitycontroltools.Weanalysedthereasonandimplementedcountermeasures.ResultTherecoveytimeofintestinalfunctionis36.02±15.85hinexperimentalgroupand62.68±12.40hincontrolgroup,Differencesa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beforeandafterimprovement(p<0.05).ConclusionQccactivitytakesanactiveroleinrecoveringtimeofenterokinesia.

【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postoperative;enterokinesia

现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标准手术之一[]。而受侵袭性操作的影响,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在术后呈完全消失状态,患者术后腹胀、腹痛,肛门不能排气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此期间常规采取持续胃肠减压减轻腹胀,而长时间放置胃管,很多患者均感不适。因此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缩短LC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时间,对促进患者舒适及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品管圈(QCC)活动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的组成品质管理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动用各种工具,以全面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我科也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期提高护理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12月行LC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干预措施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品管圈活动方法

1.2.1品管圈组成由1名副主任护师,两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和3名护士自愿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一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其余为圈员。圈长职责:主持圈会、掌握活动进程、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圈员:联络圈员间通讯、组织活动、负责会议记录、数据分析、成果整理。辅导员:对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以及给予适度评价。

1.2.2主题确定

表1主题的选定

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列出所有解决的问题,品管圈小组成员根据每个问题得分情况共同确定活动主题为“缩短LC术后病人肠蠕动的恢复时间”。活动时间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主题选择理由:可以缩短换着排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科室形象;加速床位周转率,提高经济效益。

1.3现状调查:现状调查流程表

医嘱明日手术→评估病人→术前准备:(备皮、遵医嘱术前饮食、健康教育视频)→登记记录→术后健康宣教→登记记录→协助、指导活动→观察记录

统计2013年10月40名患者术后影响肠蠕动恢复的重要因素有:补液量过多,不配合下地活动,术后饮食宣教不到位,未尽早协助早期下床活动。患者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62.68±12.40h。

具体原因见表2。

表240名LC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长原因

1.4目标设定

将12月份平均排气时间62.68小时作为现状值;通过所有圈员的自行评价,圈能力为0.5,改善重点为0.84,采用公式计算可得:

目标值=62.68-(62.68*0.5*0.84)=62.68-26.32=36.36

1.5对策拟定及实施:根据影响肠蠕动恢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对策评价选择表进行综合评分,最后选定的促进LC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方案如下:

1.5.1患者未早期下地活动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不活动的危害性

②护士床边进行督促、协助。

③提供移动吊杆或亲自搀扶。

④下地前给予止疼支持措施(镇痛泵)

1.5.2术后饮食宣教不到位

①术前一日指导病人进食足量无渣流质饮食。

②术后第一天在未排气的情况下,遵医嘱进流质饮食,指导患者先喝水可促进胃肠蠕动。在未排气的情况下,不主张进食奶、豆浆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

1.5.3输液时间过长

①在病人心肺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加快输液速度。

②告知患者补液的重要性,不能随意调节滴速。

③加强巡视,保持输液通畅。

④选择粗、直、有弹性的血管,避开关节处。

⑤对新毕业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的培训与指导

1.5.4未跟踪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

①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和指导,增强护士对缩短LC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时间的意识。

②晨间护理时、输液前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③巡视病房、输液期间提供移动吊杆协助下地活动。

1.5.5鼓励、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①患者术后回病房麻醉清醒,意识清楚即可给患者垫枕头。

②床上活动及下床活动评估量表和制定活动计划: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制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计划表,遵循患者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进行功能锻炼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功能锻炼。具体的早期功能锻炼内容为:翻身活动:术后麻醉清醒每1-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给予床头抬高10-20°。术后6-12小时开始床上抬臀运动,5-10次/2h。踝泵运动:患者术后12-24小时开始做踝关节旋转、背屈,膝关节屈伸,下肢外展、内翻运动,每次3-5分钟。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5-10次/1-2h。

2.效果

活动后对80名患者进行调查,平均排气时间为36.02±15.85h,活动前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62.68±12.40h,方差分析显示,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取的措施有利于LC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2.1有形成果:

2.1.1优质护理方面的延伸:

对于手术后患者输液期间需下地活动者,提前将移动吊杆放在病人所在的病房,协助早期下地活动,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同时还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1.2护士的培训:

对标准化、改进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进行全科护士集中培训,将健康教育视频作为新毕业护士的培训内容,通过提问、考试等进行考核。

2.2无形成果

2.2.1通过四个月的共同协作,每个人的责任心、自信心、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

3.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院病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模式遭到重大挑战。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品管圈全体成员共同协作、共同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护士学习的潜力和热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护理科研意识。当然作为刚组建的新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各种QCC手法的掌握、过程的量化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殷勤芬,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8(16):260-261.

[2]何晓花,郑珠妹.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1):143-145.

[3]乔曼丽,周璇,苏素红.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志,2010,30(23):2025-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