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状态巡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变电设备状态巡视策略研究

史洁冰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稷山县供电公司山西省运城市043200)

摘要:调查研究发现,如今的变电设备巡视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影响到巡视效率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借助于可靠性理论和设备状态,对巡视项目周期进行科学调整,科学的制定巡视策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文章简要分析了变电设备状态巡视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巡视;策略

一、开展变电设备状态巡视的背景分析

传统的变电站巡视模式周期短,变电站巡视与设备状态无关,全站所有设备统一纳入巡视。随着变电站数量剧增和运行人员减员,“调控一体”实施,“运维一体”工作进一步开展,按照传统巡视将无法适应发展要求,难于保证巡视质量。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新建、技改的逐步推进,变电一次设备运行稳定性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得到广泛运用。

二、变电设备状态巡视做法探讨

当前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的人力有限,我们应当发挥有限的人力,做有效的事,通过分析历年来的设备缺陷,充分运用“精益化”思想,正确对待设备差异,探索根据设备状态构建动态巡视机制,即“变电设备状态巡视”极具意义。

2.1透视缺陷的发现与巡视手段的关系

我们首先从GPMS中提取近3年半所有设备缺陷共3447条,在保留缺陷原貌基础上,增加缺陷发现背景、设备类型、设备投运年限进行归类,通过深入的分析统计,我们得出以下设备缺陷发现规律和巡视周期调整建议。

2.1.1变电Ⅰ、Ⅱ类缺陷主要通过监控报警和操作维护发现,Ⅲ、Ⅳ类缺陷主要通过人工巡视发现,不同的发现手段具有明显的特征和互补性:

(1)监控报警主要接入设备的临界性和致命性状态量,一旦发现问题,说明设备健康状况已发生质变,已威胁安全运行,需要立即或尽快安排处理,通常为Ⅰ、Ⅱ类缺陷,较少为Ⅲ、Ⅳ类缺陷。现有技术手段尚未完全实现所有的设备临界性、致命性状态量接入监控自动报警,还需要通过人工巡视补充。

(2)操作维护时设备处于运转状态,可以发现设备静止时无法发现的缺陷,是其他方式的重要补充。这类问题比较均匀的分布在Ⅰ、Ⅱ、Ⅲ、Ⅳ类缺陷中。

(3)人工巡视包括日巡、夜巡、测温、专项检查(如全面巡视、防潮检查等),主要通过人体的“五官”,发现一些设备轻度性、发展性、临界性状态信息,发现问题时,设备健康状况通常还处在量变的过程,尚不影响正常运行,但长期运行会使设备逐步损坏或影响正常运行,继而发展为I、II类缺陷。

2.1.2日巡依然能够发现I类缺陷,应通过分析区别对待

日巡发现的Ⅰ类缺陷主要涉及电容器组、指示器、变压器、开关柜、互感器、穿墙套管、开关等7类设备。

日巡工作量约占变电运行各类巡视3/4工作量,日巡周期调整是我们主要探索方向,但日巡Ⅰ类缺陷的发现,势必考虑通过日巡才能发现的缺陷的安全性。我们试着把上述设备的Ⅰ类缺陷从运行年限、布置形式及对电网安全的威胁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新设备投产的第1季度内、投运超过10年的设备、投运超过5年的户外电容器故障率显著上升,应加强巡视。

2.1.3有了红外测温之后,在常规夜巡中几乎没有发现缺陷。

2.2变电设备状态巡视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将状态巡视分为A、B两类,具体如下:

(1)A类巡视:以变电站投运时间为分界点,将A类巡视细分为:

I类:投运10年及以下变电站,每月1次巡视。

II类:投运10年以上变电站,每两周1次巡视。

(2)B类巡视:是A类巡视基础上根据具体设备状态和特殊时期的巡视。B类巡视细分保电特巡及易发缺陷设备特巡两类。

三、基于变电站设备缺陷统计分析的状态评估

3.1设备状态评估分级策略

过去在判别设备状态时,往往是将各级检修试验规程和标准规定的合格阙值给纳入考虑范围,如果设备专业检修试验数据没有超出相关范围,就说明设备有着较好的状态;反之,就说明其没有良好状态。这种判断法比较的粗暴简单,容易在标准阙值中淹没设备的一些重要特征信息,无法对设备状态准确判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借助于百分制评分法来评估设备状态,在设备状态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综合分析设备的历次检修、试验和缺陷记录,通过设备评估,来分档不同设备。将这种评分方法应用过来,不仅仅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可以更加清晰的划分设备状态,对巡视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3.2巡视有效缺陷

主要从发现途径和严重等级两个方面来分析缺陷,其中很多途径都可以发现缺陷,从巡视工作的角度上来讲,可以划分为通过巡视发现和不可以通过巡视发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巡视有效缺陷,方可以得到优化;并且不一定通过巡视发现每一次的缺陷,但是通过巡视是可以发现这些缺陷的。比如,我们通过表计上传就可以获得变压器绕组发热缺陷,也可以巡视感知,通过对巡视进行强化,可以促使设备缺陷得到有效降低。

四、状态巡视策略

上文已经提出了如何评估状态和分析巡视有效缺陷,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研究状态巡视策略;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①日常巡视,指的是结合设定的巡视周期,来全面正常巡视变电站所有设备,这个工作比较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巡视周期方面,敞开式变电和GIS变电站是两个例外,前者需要适当缩短日常巡视周期,后者则需要适当延长日常巡视周期。

②特殊巡视,也就是需要针对性的巡视一些重点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设备着较多的缺陷,或者可靠性受到了影响,那么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巡视这些设备,如GIS变电站出现漏气问题的充气设备以及有着较多渗漏油缺陷的注油设备等;特殊情况则是指设备过负荷运行,或者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负荷,一般在夏季比较常见,很容易出现发热缺陷,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需要对特殊巡视科学安排。

③专项巡视,指的是设备虽然处于良好状态,但是在巡视方面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那么就需要进行专项巡视,如综合楼、设备标示牌、照明系统、空调与抽排风系统等都是重要方面,可以在月度或季度巡视计划中加入这些巡视项目。

五、工程试点运行情况

在变电站中实施状态巡视可以促使变电站巡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不需要在这个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并且我们制定的状态巡视策略也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地区电网中;结合试点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正常情况下,历史缺陷情况会影响到设备状态,那么在变电站管理中,就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缺陷管理措施,对缺陷故障认真分析,找出故障出现的部位,掌握设备的状态,结合分析结果,将针对性的巡视策略给应用过来。在状态巡视策略中,将专项巡视内容增加了过来,这样就不需要重复繁琐的巡视检查那些缺陷较少的设备;专项巡视项目满足条件之后,可以对特殊巡视及时安排,这样巡视模式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敞开式变电站和GIS变电站,存在着比较特殊的设备发热问题,在夏季负荷需求较大,会增多发热缺陷。

结语

设备状态巡视,强调在对设备状态合理判断的基础上,以正常巡视为主,灵活开展特殊巡视。通过巡视优化,真正做到有侧重地对某一或者某部分设备缩短巡视时间,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单独监视,改变原来设备巡视检查偏重普巡而对设备健康状态、设备运行工况关注不够的巡视模式,实现巡视有周期、有重点的全方位动态巡视组合,确保巡视科学性、巡视到位率和高质量。

参考文献:

[1]谢金泉,李晓华,何毅.变电设备状态巡视策略研究[J].广东电力,2012,(9).

[2]李毅光,何彬彬,罗杰.深圳供电局输变电主设备状态巡视策略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1,(6).

[3]张冲.深圳供电局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