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研究魏学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8
/ 2

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研究魏学信

魏学信

天津市测绘院天津30011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的相关技术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地籍测量技术与方法,也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的技术与方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地籍测量;技术;方法

引言

地籍测量是涉及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地籍测量过程中地籍的勘察研究是基础,主要涉及到权属调查和测量这两项内容,通过运用测量技术开展地籍测量,根据目前的地籍调查结果来看,准确测量各个地区的土地类型,大小,面积坐标,能够为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1地籍测量的概念以及作用

1.1地籍测量概念分析

地籍测量工作涵盖土地权属调查、地籍图绘制、地籍控制测量等方面内容。所谓地籍指的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对土地以及土地附属物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方式;所谓地籍测量是指相关工作人员对地籍区域信息开展测量以及统计,把土地归属权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观察、测量以及更加深入的研究,最终实现这些信息的数据化,并编制成图文和表格,存档备用。

1.2地籍测量的作用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测量工作人员应该对土地资源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划分,这对于税收工作的顺畅、有效开展能够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对于相关部门对土地实施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土地的深入开发以及整合,为土地资源管理奠定基础。

2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地籍测量一般是由政府主导的一项土地基本数据的采集测量行为,体现了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地籍测量的合理开展,为开展高效率、高精度的土地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参考和数据保证,为税收和产权工作的进行提供全面、详尽的数据和资料,因此测得的数据具备法律效力,现势性强、便于变更的特点。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是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性质、权力主体及其身份的认定,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土地的利用和权属状况。地籍测量是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技术路线、方法和要求,使用专门的测绘仪器通过地籍控制测量、界址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和地籍图测绘、面积量算、地籍图绘制等过程获取土地的位置、面积及其地籍定量信息。

3新时期环境下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3.1GPS技术的应用

GPS测量中高速运动的卫星被作为位置已知的空间观测目标,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在GPS静态测量数据采集时,每台接收机都是一个独立的控制点,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算出接收机的坐标。多台接收机同时接收数据便形成了多个三角网形参与平差解算,通过平差解算出每台接收机的位置坐标,可实现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利用GPS-RTK动态测量方式可以进行地籍界址点、宗地测量。测量时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在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实时地求解出流动站动态位置坐标数据,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满足地籍界址点测量的要求。将野外通过GPS测得的数据处理后获得精确的地籍图。通过GPS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全天候、全球高精度的坐标测量,在地籍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然,GPS测量也有自身的技术缺陷:由于多路径效应、电磁波干扰、卫星信号被遮挡等原因在构筑物密集的地域测量精度低。实际地籍测量时,利用GPS在开阔地区实测布设控制点,利用全站仪和GPS联合来完成细部测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测量效果。

3.2摄影测量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是航空摄影技术,能够将被测物体重新构造物体的空间模型和三维形状,该技术能够应用全数字的摄影方法来获取精确的位置坐标。随着坐标数量增加,地面会出现一定的通视度差问题,而采用摄影测量能够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同时使用这种摄影测量的方法能够极大节约地籍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同时提高测量准确性。

3.3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指的是选择使用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对已经存在的地形图或者地籍图,进行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和处理器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叠加处理,并将其输入到相关处理软件中,最终制作出地基图形。

3.4地籍碎部测量

(1)界址点坐标法

碎部测量界址点坐标法,根据现场工作区域选定的特征点或者建筑物的特征点进行定位测量,并依次对测区或建筑物特征点进行连线,最终获得测区的相关数据。实测界址点坐标使用的主要仪器全站仪和RTK。RTK测碎部点,仅需一人手持仪器在待测碎部点静制2秒钟,通过手簿记录特征编码,同时实时观察点位精度。把工作区域测完后,在室内有专业的软件可以显示工作区域内碎部点的分布,并按照要求绘制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城镇中密集的高层建筑物、隐蔽的区域或者大树下会影响RTK信号的传输,测量状态无法固定,可以结合全站仪进行测量作业。全站仪测量界址点坐标,需要布设控制网,要保证测区内相邻测站点保持通视,选取平面控制网上确定坐标值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已知点作为测站点和后视点,在一个已知点A上设站,输入该点的已知坐标值,然后在另外一个已知点B上放置棱镜,输入B点坐标值为后视点坐标,照准棱镜检核,成功后开始前视测量依次测量各碎部点坐标。(2)航测法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以其智能性、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现势性强、产品丰富等优点,越来越获得测绘工作单位认可,成为了小区域测绘工作的首选技术方案。李君等利用无人机数字影像确权技术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农村宅基地进行研究,实测检查点与内业采集数据精度比较:实测检查点最大中误差0.074m、最小中误差0.069m。成果完全能满足《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的限差要求。

3.5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倾斜摄影测量不仅可以从垂直角度采集影像,还可以从四个倾斜五个不同角度采集影像,从而获取地面更完整准确的地物信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获取测区内高清晰立体影像数据,自动生成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内业通过专用软件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精度高、影像内容丰富、产品多样的特点。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籍测量工作中,主要应用如下:1)生成正射影像图,制作地籍调查地图。2)辅助地籍外业修补测和指界签字调查工作。3)图上坐标量测,形成地籍图和宗地图。4)建立地籍三维模型,丰富平台基础数据,实现地籍数据可视化管理。

结语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地籍测量建设工作,并且向西方先进国家借鉴学习了先进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有效管理土地状况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我国在地籍测量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测绘行业的发展,数字化地籍测绘被广泛用于测绘过程中,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软件自身等问题,因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满足现代化工程建筑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志国,宋会霖,时敏.基于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

[2]张贺.“互联网+”时代地籍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7(9).

[3]章强,赖建民.关于城市地籍测量中GPS RTK和全站仪相配合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4):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