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潘华敏

——以TheMillionPoundBankNote一课的教学为例

潘华敏浙江省临海市大田中学

摘要: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阅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英语阅读应用策略

图式理论看起来学生对于它感觉到很陌生,其实多年英语知识的累积,学生的脑海中早已有各式各样的图式,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就是老师所说的图式而已。因此,教师应先激活学生原有的图式理论,再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图式,并指导学生对图式理论的运用,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图式理论激活学生原有的图式

学生学英语的多年经验对于词汇、语法等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在他们的脑海中早已形成各种各样的图式,只是没有经过系统化地处理和归纳,学生对此也毫无意识。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的课前导入来激发学生原有的图式,例如在学习TheMillionPoundBankNote前,教师可以提问:“Howcanwegiveonemillionpound?”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图式,在脑海出搜索出答案,再问Ifyouhaveonemillionpound,howwillyouspendit?钱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对它已有认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百万英镑相关知识和信息,在脑海中早已构建成图式,只是在英语阅读中没有遇到这方面的文章,原有的图式无法被激活。

根据图式理论,对信息的预测也可以将学生原有的图式激活。信息的预测在英语阅读中可以表现为由图片或标题对阅读文章内容的猜测或通过句子的结构和文章的上下文对单词含义的猜测。例如,在讲解TheMillionPoundBankNote一文时,可先让学生猜测:“Whycanthechiefcharactergetthemillionpound?Whogivesthemoneytohim?Doyouthinkitispossiblethatastrangerwillgiveyouonemillioninreallife?用这几个问题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结合阅读文章的标题进行思考和推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大概写作思路,能在自己的脑海中对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图式构建。

二、应用图式理论建立语言图式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最不可避免遇到的就是生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语言图式,学会如何利用语言图式对单词进行语义的猜测。建立语言图式是指学生在对阅读文章材料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综合运用和掌握。这也是为什么要教学生学会建立语言图式的原因所在。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构词法或利用信号词(表定义、例解、列举、添加、比较或对比)来猜词义。比如在TheMillionPoundBankNote中,ThenextmorningI'djustaboutgivenmyselfupforlostwhenIwasspottedbyaship.通过联系前后句子,即可猜出spot的词义。

在英语阅读中对句子的理解上也会运用到语言图式,很多学生在理解和翻译句子的时候,喜欢单独翻译一句,然而很多句子需要把前后两句或好几句联系在一起才能正确翻译出来。如:TheMillionPoundBankNote里面的thefactisthatIearnedmypassagebyworkingasanunpaidhand,whichaccountsforappearance.若不看前后的句子,直接翻译此句,就会把学生难倒,但是看完后一句IwenttotheAmericanembassytoseekhelp,but…翻译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对于句子翻译方法建立一个语言图式,把相关的内容都结合起来记忆,构成一个图式结构,当需要对句子翻译时则快速在大脑对已建立的语言图式进行信息搜索。

三、应用图式理论建立内容图式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在学习英语时,对单词含义的掌握和语法结构的熟练,并不能代表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的整体,只有真正了解该语言所属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才能真正理解该语言最深层的含义。比如TheMillionPoundBankNote一文在学生看来就是两个英国人进行打赌,然后给一个美国年轻人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然而学生对于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英国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不了解,不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讽刺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因此对于学生尚未具有的图式,教师很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内容图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见解给学生听,不断培养学生对于异国文化的敏锐性。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去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外语作品,源源不断地向大脑输入该语言相关的文化信息,将其存储于自己构建好的内容图式中。

四、应用图式理论完善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就是指需要依据文章的结构对文章体裁进行理解,不同的文章体裁需用特定的形式进行表达。由于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文章体裁结构的见解,导致很多学生在判断文章体裁的题目上丢分。在近年来的考试中,出题者更加倾向出一些隐形的体裁判断题,但不管如何隐形,对于体裁的判断都离不开体裁本身的要素,比如记叙文的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构。如果学生具有形式图式的知识,对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框架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则在进行阅读时对材料的理解感到轻松。形式图式包括语言风格、文体、修辞、体裁等方面,当学生通过应用图式理论对原有的形式图式进行不断完善时,则容易找到不同题材风格结构的文本的规律,并能对文本做出基本上的判断、推理和预测,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若能将这些高中英语中常见的文章体裁的判断方法进行总结,再给学生进行讲解,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形式图式上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范明华.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考试周刊,2012(5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