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梁丹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析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梁丹霞

梁丹霞

梧州市神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4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然而,建筑趋同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趋同化的建筑难以给人强烈的归属感,缺乏个性化。针对这一点,可以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融入民俗风俗,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建筑的趋同性,让现代建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实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本文在此基础上,就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民俗风俗的有机结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民俗风俗;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有机结合

前言

我国有着宽广的地域、众多的民族和多样的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将这些民俗风俗充分利用起来,渗透到设计过程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现代建筑的艺术性,还能让现代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同时,还能将各个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充分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增强人们的归属感[1]。将现代建筑设计与民俗风俗有效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淡化现代建筑的趋同性,实现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传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一、我国民俗风俗文化的特点

(一)社会性和群众性

我国民俗风俗文化并不是两三天时间就形成的,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经过世代相传而形成的,这些民俗风俗文化渗透到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民俗风俗文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二)稳定性

民俗风俗文化是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具有深刻的自然根源、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换言之,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形成这种民俗风俗文化的自然根源、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就不会发生变化,民俗风俗文化会一直存在。而且,一旦形成民俗风俗文化,人们就很难去改变它,民俗风俗文化中蕴含着这个民族人们共同的心理感情[2]。

(三)敏感性和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俗风俗文化表现出来的重要特色。民俗风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族的感情境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民族特点十分鲜明,彰显出民族性。这种民族性往往会通过社会和政治表现出来。所以,在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民俗风俗文化有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我们在进行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时候要对各个民族的民俗风俗文化给予尊重。

(四)文化性和历史性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继承现象,民俗风俗文化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和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点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婚礼、宗教、文学、交通、服饰、风光等多个方面。

(五)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理环境的变化非常大,各个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内部之间可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各个地区表现出来的民俗风俗文化也各不相同,生产生活以及居住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民俗风俗的有机结合策略

(一)依据本土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本土化与全球化共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也表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文化具有一致性。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凸显出民俗风俗文化的本土化,使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够做到同步发展。这样既能让现代的建筑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同时又能彰显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时候应当把握好本土民俗文化特色,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进行有效创新,将地方与民族特色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文化软实力。这样也可以趁着全球化发展这一机遇将富有中国民俗风俗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展现给世人,让人们能够认识中国建筑,同时还能通过中国的现代建筑了解到中国的民俗风俗文化[3]。例如,重庆东方商业城就是一个极具民俗风俗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其主体设计形象为一对相连的大红烛。选址的位置为重庆朝天门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双喜临门”的寓意凸显出来。在我国传统的歇后语中,重庆也是“双喜临门”所暗指的对象。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除此之外,对于重庆而言,东方商业城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基地,对重庆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民俗风俗文化渗透其中,可以让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到充分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建筑和设计行业的工作者,笔者认为,要想将本土文化需要在建筑外观和室内设计中彰显出来,需要在设计上吸收本民族的、本地的、民俗的风格,或者将本区域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痕迹渗透其中。就像贝聿铭先生说的那样,现代的建筑必须要源于它们的历史根源,就如同一棵树必须要立足于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互传花粉,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有很多,比如1997年设计的瑞士俱乐部会所,新加坡的建筑家贝德玛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如,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诺维特•别诺阿旅馆,太过布纳格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设计的时候就融入了浓重的地域文化特点。

(二)借助现代建筑技术,实现建筑文化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在传统的民族建筑中,民俗风俗文化有着完美的展现。这些民俗风俗文化借助一些古老的建筑元素可以得到有效的渗透,与传统的民族建筑相互融合,完美呈现。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求有所增加,加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如果再借助传统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方法对民俗风俗文化进行体现,对于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将会造成一定的制约,导致建筑使用价值受到影响。所以,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艺术设计师应当将民俗风俗文化与现代化的建筑艺术进行融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传统建筑技术。只有将民俗风俗文化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效融合起来,才能在体现民俗风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让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得到可靠的保障,从而实现现代建筑文化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统一。例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金茂大厦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运用大量先进的科技成果,让建筑的功能性得以完善。与此同时,金茂大厦的设计中还渗透了双轴对称宝塔这种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建筑形式,整个建筑向上伸展,呈现出阶梯形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来。

要将建筑艺术设计与民俗风俗的进行完美的有机结合,那么除了对建筑外观进行设计,也要注重室内设计。作为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传统民俗风俗文化的融入是室内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必须要渗透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室内空间的人文底蕴。比如,皖南地区很多的传统民居中在中堂下方条案中摆放花瓶、座钟、镜子,寓意“终身平静”。又如,苏州园林中,在很多的厅堂门前利用条石叠成云朵形状,寓意为“连升三级”或者“平步青云”。直到今天,这些传统的民俗风俗文化仍然被人们推崇和接受。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融入到空间设计当中,使空间充满人文气息。

(三)渗透民俗风俗文化,使现代建筑形神具备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趋同化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打造出来的几何建筑群体千篇一律。虽然这些几何建筑群体可以将国家化城市风格体现出来,但与此同时,这些趋同性的建筑给人一种有形无神的感觉。换言之,这种建筑往往会让人感到惊叹,但是很难让人产生归属感。无论是整体表现上还是设计感上,这些现代化的建筑都缺乏一定的内涵性,人们在欣赏的时候可能会惊叹,但是转身便会忘记。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建筑不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很容易让人过目即忘。而民俗风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性,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实施将民俗风俗文化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将深刻的文化内涵赋予建筑,让现代的建筑能够做到形神具备。例如,武汉的火车站,其建筑造型就让人过目难忘,主要是因为它取意于经典的黄鹤楼,将湖北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建筑造型与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是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和民俗风俗文化相结合中的经典之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做为一名设计师不管是对室内设计或建筑外观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审美,室内设计要懂得融合建筑风格来进行空间的设计和搭配。在室内设计上,通过不同材料的运用,展现出不同的格局变化,营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中国特有的民俗特征以及高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民俗风俗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民俗风俗文化的发扬和继承,还能实现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建筑设计师需要清楚掌握这一点,努力做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和民俗风俗文化的融合,促进建筑设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沟增辉.陕西关中拴马桩的设计元素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及其经济效应[J].经济研究导刊,2017(14):155-156.

[2]黄琛理,黄霞晖.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J].民营科技,2016(02):184.

[3]张慧,陈卓.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牛首山遗址公园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