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卡维地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比较卡维地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黄良顺刘克强

黄良顺刘克强(江西省赣县人民医院内一科3411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089-02

【摘要】目的探讨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卡维地洛、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LVEF值)、检测六分钟步行距离评价入选患者心功能,入选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为II~III级,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150~425m,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组,两组开始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必要时给予硝酸酯类,保持干体重不变后,卡维地洛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均从小剂量给予卡维地洛、酒石酸美托洛尔直至最大耐受剂量或靶剂量。每3个月行六分钟步行距离测定,试验结束前重新检测患者LVEF值。结果卡维地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均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而卡维地洛组对改善左心功能(LVEF值)、六分钟步行距离较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组更好,且有统计学上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卡维地洛洒石酸美托洛尔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共计188人,患者通过心脏彩超证实均存在结构性心脏病,NYHA分级在II~III级,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在150~425m,均符合2008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A组)94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6例,年龄在54~78岁,平均年龄68.9岁。酒石酸美托洛尔组(B组)9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8例,年龄在55~78岁,平均年龄68.7岁,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其中冠心病15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糖尿病心肌病25例,排除支气管哮喘、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65次/分、LVEF值<30%、肝肾功能异常、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外周血管病变、血糖控制不良、治疗意愿不强;排除近期并发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成形术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源性休克。

2方法

2.1患者初始治疗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硝酸酯类,保持干体重不变后,在维持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每1~2周调整一次β受体阻滞剂剂量,同时每两周监测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直至β受体阻滞剂达到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每3个月行六分钟步行距离测定,最后检测患者左室功能(LVEF值)。

2.2给药方式分别给予卡维地洛2.5mg/d、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d,然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每次加量卡维地洛2.5mg/d,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d。如患者出现低灌注、心室率<55次/分则停止加量,若患者心衰加重,在不停用β受体阻滞剂前提下,给予增加利尿剂量或调整ACEI剂量,或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若不能耐受,给予逐渐减量,直至耐受剂量。最后卡维地洛组剂量在10mg~40mg/日,酒石酸美托洛尔剂量在37.5~112.5mg/日。

2.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啰音、水肿明显消退,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3)无效:上述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2.4心功能评价卡维地洛、酒石酸美托洛尔至最大耐受剂量或靶剂量维持治疗六个月后,测定六分钟步行距离、检测患者LVEF值,并记录六分钟步行距离及LVEF值,作为最终研究数据。LVEF值测定:超声心动图为PHILIPSIU22,彩用单平面Simpson氏法估测,探头频率为2.5MHZ,患者取左侧卧位30°或平卧位(以图像清晰为准),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收缩期左室内径及舒张期左室内径,计算LVEF值;注意:若为房颤患者,连测定10个LVEF值,取平均值。六分钟步行距离:在直的走廊上示记50m,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让患者来回走动,步行缓急由患者自己决定,患者尽量不休息,但不能跑,可以中途休息,但在6分钟之内,监测人员每2分钟报时1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胸痛、气促等不适,如患者出现胸痛、难以忍受呼吸困难、步履蹒跚、站立不稳、面色苍白、体力不支等明显不适时终止试验,并记录步行距离。

2.5统计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变化及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LVEF值及六分钟步行距离情况(表1)组别LVEF值(%)

P﹤0.05(X2=7.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61%,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4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未价段,随着高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心力衰竭患者呈上升趋势,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心脏移植等治疗,但药物治疗仍然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尽管ACEI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广泛使用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所改善,但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率仍较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心衰在诊断后5年后存活率仅为男25%、女38%。众多临床研究表明,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本研究中卡维地洛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治同为倍他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2][3]。都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卡维地洛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1],除具有β1、β2阻滞外,同时有α1阻滞,具有减慢心室率、保证充盈、降低心肌氧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氧化、抑制平滑肌增长、逆转心室重构、逆转β-受体密度下调等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后LVEF值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6钟步行距离较B组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卡维地洛更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4]。出现以上结果,是因为作为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外,同时有α1阻滞作用,使其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对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氧化、抑制平滑肌增长等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少华,李隆贵,吴强,等.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BC1-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2.31(2):71.

[2]田颖,朱善俊,王江,等.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2):814.

[3]马元,罗明.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1):100.

[4]郭冀珍.有应用前景的新一代α、β受体阻滞剂[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9-17(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