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对策分析

张小燕1邓汉东2

张小燕1邓汉东2

(1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6007)

(2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516002)

【摘要】目的分析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20332份处方,分析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并讨论其应对措施。结果120332份处方中发生药品调剂差错35份,差错发生率为0.029%。其中以发药数量差错为主,总共发生10例(28.6%),其他依次为剂量剂型差错6例(17.1%),用法用量差错5例(14.3%),包装相似差错4例(11.4%),位置相邻差错3例(8.6%),药名相思差错2例(5.7%),习惯用药差错2例(5.7%),发错患者、皮试药品批号差错以及处方差错各1例(2.9%)。结论提高药剂师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适当降低其工作强度保持其旺盛的工作精力,合理规划药房设置等以降低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对于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及医院社会声誉均具有

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345-02

药房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药房工作多仅限于药品供应而未起到真正的“调剂”作用。随着近年来医院各科室工作规范化与细化,药房逐渐由以往的药品供应功能转变为提供全面用药信息的指导者,在临床用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药房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病人的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同时也关乎医院的社会声誉与形象[1]。笔者对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相应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药房自2009年3月-2011年2月两年时间内的120332份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生的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并对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差错原因进行应对措施的探讨。

2结果

经上述统计分析,120332份处方中发生药品调剂差错35份,差错发生率为0.029%。其中以发药数量差错为主,总共发生10例(28.6%),其他依次为剂量剂型差错6例(17.1%),用法用量差错5例(14.3%),包装相似差错4例(11.4%),位置相邻差错3例(8.6%),药名相思差错2例(5.7%),习惯用药差错2例(5.7%),发错患者、皮试药品批号差错以及处方差错各1例(2.9%)。

3讨论

3.1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3.1.1药剂师因素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主要由药剂师完成,药剂师的专业素质、责任心等均可对药品调剂结果产生较大影响[2]。分析本组调查分析结果,我院药房工作强度较大,环境较为开放导致外界影响因素较多致使药剂师精力难以集中,部分药剂师的习惯性思维及习惯性操作,加之极少部分药剂师责任心不强等均有存在。上述因素均可导致药品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

3.1.2药物因素本组资料显示,药物本身导致的差错主要在于药品名称相近[3],如他巴唑与地巴唑、氯丙嗪与异丙嗪、等;另外药品包装相似也可增加差错事件发生率,部分厂家的系列产品包装多较为相似,如不仔细分辨,极易造成差错事件的发生。再者,近年来制药业竞争的加剧,不少药物出现多种剂型或多种剂量的不同包装,如注射用阿奇霉素有0.125g与0.25g两种剂量,且可能存在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以及肠溶片等多种剂型,均可对药品调剂的结果造成影响。

3.1.3患者因素由于医院药房多较少,病人较多,等待时间较长,可产生焦急心理,催促药剂师工作,使之受外界干扰较大,导致差错,或者患者家属或本人取药时错取其他病人药物造成差错。

3.1.4医师因素目前多数医院已实行打印处方,但仍有部分手写处方。手写处方字迹辨认困难、书写错误、药品通用名、剂量剂型规格以及用法用量、数量等书写欠规范等均可导致差错。

3.1.5其他药房空间局限、药品摆放杂乱,极易导致位置相邻药品调剂差错;药房货柜设计不合理、常用药物、非常用药物摆放位置不合理及窗口发药人员与调剂人员难以良好配合等均可造成差错事件的发生。另外部分抗生素由于需求量较大,周转较快,批号更换不及时等可导致调剂中批号错误

3.2药品调剂差错对策

3.2.1提高药房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日常工作中需加强药剂师的培训,不断强调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加强责任心,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支持药剂师积极参加专业学习班、相关专业会议、外出进修等,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2.2完善管理制度①建立药品登记制度:药物入库应及时录入电脑备查,并要建立药品保养、质量检测、近效期药品登记本等,避免过期药物进入临床;②执行药品摆放制度:科学管理药品,所有药品均

按照规律合理、分区摆放。药品上架前严格核对,严格遵照有效期依次摆放,非药剂人员禁止对架上药品进行补充,集体上药后应进行常规检查。③核对制度:药房日常工作中应到后台药剂师配药、前台药剂师发药的双重核对,后台药剂师负责处方及药品质量审核并进行药品调剂,前台药剂师再次审核处方和并核对已调剂药品,确保所发药品的准确性;同时需对取药人员进行详细核对,避免取错药品事件发生;④药物退回制度:药品发出后,如无特殊情况,原则上禁止退回,如因患者药物过敏、病情变化等因素需要退药,则应由医师开具退药处方。

3.2.3改善药房环境并合理安排药剂师工作改善药房环境,合理安排药架,做到药品归类、合理摆放,并保持环境安静、明亮、整洁,为药剂师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独立的工作环境,以避免外界干扰,保证调剂准确。合理安排药剂师工作量,国外有研究建议药剂师最佳工作量为12-15张处方/时,而我国药师工作量远大于这一标准。适当增加药剂师人员,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取药高峰时间适当缩短药剂师轮换时间,增加轮换次数,使之能有适当休息时间,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

4小结

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是医疗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提高药剂师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适当降低其工作强度保持其旺盛的工作精力,合理规划药房设置等以降低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对于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及医院社会声誉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涵涛.影响医院药品调剂质量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41-142.

[2]崔生今,李香玉.常见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89.

[3]徐璐扬,施孝金,钟明康.外包装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上海医药,2011,32(4):167-169.

[4]王海虹,王桂梅.药品调剂差错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0,29(2):164-165.

[5]胡筠,李永海,杨辉.医院药品调剂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152-153.

[6]郭丽萍.实施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171-4172.

[7]李淑芳,潘文灏.药师药品调剂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6):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