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灵寿黄壁庄水库赔偿诉讼案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河北灵寿黄壁庄水库赔偿诉讼案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李洁

李洁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中图分类号:T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也是社会发展矛盾的凸显期。在这种形势下坚持实行依法行政,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对于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与矛盾显得尤为迫切。同时这也对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经济损失;民事诉讼;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制度创新

一、诉讼案始末

1996年八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遭受了1963年以来最大的严重的洪涝灾害。在黄壁庄水库开闸泄洪的过程中,由于洪水过大,流速过猛,一些离溢洪道较近无人看管的网箱被卷走,给某些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2003年6月9日,灵寿县牛城乡东王角村村民孙辰海等9户养鱼户,以黄壁庄水库管理处违约致使其渔业受损为由上诉至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2003年9月23日,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向省水利厅发出应诉通知书,要求省水利厅作为第三人应诉。

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告、被告之间无合同约定,故原告、被告之间纠纷系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范围。被告在“96.8”抗洪救灾的放水泄洪行为,听命于省防汛指挥部,是履行职务行为,也是一种紧急避险行为,被告并无过错,故不应对原告损失承担责任。第三人省水利厅同原告受损为发生任何事实和法律上的联系,原告向水利厅所主张的权利没有任何依据。2004年3月30日石家庄是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由原告承担案件受理费。

原告不服一审的判决,上诉至省高级人民法院。2004年10月26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受理此案。高院经审理认为孙辰海等人主张其和黄壁庄水库管理处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合同关系,没有事实依据。而且民事侵权责任须以侵权人的过错行为为前提条件,但黄壁庄水库管理处的泄洪行为完全听从于省防汛指挥部的指示,属于履行职务行为,没有过错。“96.8”抗洪抢险是国家和政府的一种抗灾行为,为此造成相对的人人身和财产损失,应当通过国家抗灾救济途径得到补偿。孙辰海等人的起诉,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一审判决认定孙辰海等人的损失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侵权赔偿,属于适用法律错误。2004年12月4日,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孙辰海等人的起诉。至此,黄壁庄水库管理处及省水利厅在这场历时一年半的民事诉讼案件中终审胜诉。

二、几点启示

(一)充分认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重要性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随之把“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了<<宪法>>,国务院又据此做出了全面的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新形式新任务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更好地治国理政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发展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如何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持社会稳定,是行政机关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现实课题。但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越是工作重要,而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是坚持依法办事。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水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当前,水利事业进入了全面推进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繁重的水利建设任务和水事活动管理任务。但是,所有的水利建设任务和水事活动管理任务都应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水事活动,妥善处理水事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省水利厅及黄壁庄水库管理处在此案中之所以胜诉,一方面是由于市中院和省高院的秉公执法、公正判决,更重要的省水利厅及黄壁庄水库管理处在“96.8”抗洪中自觉的坚持了依法行政、依法抗洪,从而能够经得起审判的考验。

(二)全面创新水行政执法思路和机制

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水库监察工作章程》的要求,全面创新水行政执法的思路和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降低执法成本,创新执法方式,增强执法透明度。具体而言,就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建立“三个机制”,推进“四个转变”,处理好“五个关系”。围绕“一个中心”促进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创新行政执法思路

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广大干部职工要多到一线勤跑现场、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善于发现人民群众在治水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治水实践中创造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牢记“两个务必”。水利行业是艰苦的事业,水库又是水利行业中艰苦的地方,没有一种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精神是做不好工作的。在新形势下,要持续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少些应酬、多些学习;少些浮躁、多些思考;少些埋怨、多些实干,着力把水利事业推向一个新台阶。

2.加强制度建设

一个单位,有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多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岗南水库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支团结,务实,勤政,高校的战斗集体,是实现“五个一流”水库的关键所在。

一是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对干部不能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是加强领导建设的关键环节。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准确,任务才能得当;考核评价标准失真,任用才能得当;考核评价失真,任用必然失误。因此,必须坚持以实绩评价干部的标准,建立以实绩为核心的、操作性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建立这种评价机制,不仅使干部选拔任用有客观尺度,也为干部能上能下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领导干部中存在朝气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摊子、保位子”思想较浓,创新精神不强等问题,固然与某些领导同志的思想、作风有关,但传统干部管理模式的严重滞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必须从制度上寻找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内在动力,最广泛最存分地调动每一个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真正使干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过有所罚,把广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干事业、创一流上来。

三是建立严格规范的约束机制。在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从制度上打造各类人才公平参与竞争的平台,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识人用人机制。使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干部思想“不安”、四平八稳的干部位子“不稳”,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领导干部正常交替更新的机制,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真正取得突破。同时,要加强对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监督机制的建设,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