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何莺

四川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本文对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预防措施

1.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浇筑桩灌注事故防治的重要性

水下混凝土浇筑桩灌注工作对于保证港口工程灌注桩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该科学的计算混凝土面的高度以及导管应该插入的具体深度等,对混凝土的各种状况进行测定,并且应该选取一些观测点,来测量测绳的状况,如果测绳之上的标高总是出现变化,应该予以适当的校正操作。在开展施工过程之中,切实保证水下混凝土浇筑桩灌注的质量水平对于切实确保港口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常见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原因与防治措施

2.1初灌未封底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如果桩底有过多的沉渣,会为混凝土初灌施工加大难度。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认真的检查,清孔不干净或者是未开展二次清孔工作。应该认真的开展检查工作,应用正确的测锤以及测绳。在钢筋笼施工完之后,应该严格检查沉渣量状况,若沉渣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需要及时开展二次清理。导管底端应该和孔底高度之间的距离应该具体根据隔水阀大小、种类以及桩径等来确定,但是最高不应该超过50cm。

2.2导管堵塞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如果在灌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花费了太多时间,会使得上部砼由于初凝而硬化,并且时间越久,泥浆之中的残渣会进行沉降,进而增加在砼上聚集的沉淀物,这样会导致砼灌注施工难以开展,导致堵管问题,在进行浇砼施工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积累一些砼,从而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对泥浆阻力进行克服。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导致导管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切实做好混凝土质量把控工作,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会导致石子聚集到一起难以流动,进而致使堵管问题。在将导管应用到工程施工之前,应该进行适当的清洗处理,保证导管内部的干净。若导管上部存在堵塞问题,应该通过钢筋来予以疏通,如果在导管的下部应该提起导管进行一定的击打操作。

2.3导管漏水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将导管应用到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进行密封试验,在灌注施工之前应该对导管漏水、弯曲与否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导管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更换处理。在开展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时候若出现漏水的状况,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加速开展混凝土灌注施工,并且增加混凝土的埋设深度,使得导管之中的混凝土能够超过漏水的位置。

2.4导管拔出混凝土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般来说,导管提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第一,在堵管操作的时候,通常会采取导管提振法,促使混凝土能够流出来,但是若这个时候导管的埋深较低,容易出现提漏问题。第二,由于泥浆较浓,在开展导管埋设深度测量工程的时候,难以有效的对砼浇筑的高度进行有效的判断,如果再进行卸管操作的时候稍有不当,就可能会导致导管和砼面相互脱离的问题,进而会导致漏浆的问题。在工程施工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根据相关规定开展导管空中混凝土高度的测量工作,并且开展适当的核对,从而保证导管工程中没有问题。如果由于操作失误将导管拔离混凝土面,必须要进行尽快的处理。如果导管之中混凝土的高度不高的情况下,应该立即暂停混凝土浇筑施工。而如果导管之中混凝土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应该适当的应用二次导管插入法,开展混凝土浇筑操作。

2.5导管被混凝土埋住、卡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操作的时候,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如果把导管埋设的过深容易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这样会加大导管和混凝土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若提升导管,很容易导致导管破裂问题,进而导致断桩现象。一般来说,导管在混凝土之中插入的具体深度应该是由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灌注施工的速度等所决定,通常而言,最好为2--6m。较易导致埋管的问题。混凝土塌落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离析问题,致使骨料出现互相挤压问题堵塞导管。混凝土的塌落度较低、浇筑时间过长等,都会对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增加混凝土下落时候的阻力,可能会导致堵塞导管的现象,这样容易发展卡管的事故,影响工程施工,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切实控制号混凝土的配比状况,切实缩短灌注的时间。

2.6混凝土拌制不符合要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操作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对水灰比以及含砂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还应该对粗骨料的具体粒径予以相应的规定。应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强,流动性较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中粗砂,这样有助于工程施工操作。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之中适当的应用骨料以及含砂率较低的水泥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离析问题出现的概率,切实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水下混凝土浇筑桩浇筑施工过程之中很多事故都与混凝土的质量相关,因此,必须要切实做好混凝土质量把关工作。

2.7桩身夹泥、夹渣以及蜂窝问题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定要对混凝土面升高的高度进行测量,根据混凝土的具体状况来有效确定导管拆卸施工的情况,这样能够切实有效的避免诸如夹泥之类的问题。一般来说,泥浆稠度较大,会加大砼浇筑的阻力,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之中较易出现流动不畅、导管堵塞等问题,一些情况下灌满导管还是难以解决,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予以振击处理,因为导管之中会存储大量的砼,如果流出的气势较猛,在砼从导管之中流出之后,会把泥浆夹到桩中,导致夹泥层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在处理的时候应该根据夹泥的具体位置而定,如果夹泥的位置比较低,应该停止浇筑操作,重新钻孔。如果夹泥和孔口距离较近,需要进行二次插管处理。

3.事故处理程序与方法

如果发生灌注事故问题应该先查找原因,然后制订出科学的方案进行补救,经过监理审批之后进行实施。常用的事故处理程序与方法包括:第一,桩错误的处理:如果错位不大,不会对群桩台承载力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外观的时候,可以在经过设计与业主的同意之后不进行处理。如果错误较大,会对承载力造成影响的时候,可以进行补桩操作或者是加大承台。第二,桩倾斜的处理,对于较为严重的倾斜问题,应该进行补桩处理。第三,桩夹泥的处理。如果夹泥的位置比较低,应该停止浇筑操作,重新钻孔。如果夹泥和孔口距离较近,需要进行二次插管处理。除此之外,还可用吸泥机将泥给吸净之后再开展浇筑施工。第四,桩沉陷的处理。一般来说,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孔底沉渣过厚导致的,应该用高压灌注水泥砂浆进行灌注操作。第五,桩长不足的处理,应该凿掉桩顶已经进行二次插管处理的混凝土,之后再错位进行长钢筋的焊接,将混凝土浇筑至设计的高度。第六,夹渣、蜂窝的处理。应该通过地质钻机到蜂窝、夹渣的50—100cm以下,对水泥浆进行高压灌注操作。第七,坍孔的处理,应该先找出问题发生原因,然后应用有效措施做好护筒的埋设工作,并且增加水龙头的压力、排除振动问题,之后通过吸泥机将塌落的泥土给吸出来。第八,断桩的处理。可以应用嵌入法或者沉井法进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过程之中的灌注事故问题会大大影响工程的质量水平,所以一定要对灌注桩灌注事故问题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

参考文献

[1]王晓玲,赵松贤.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51-152

[2]斐迎春.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6,(12):95-96

[3]李颂波.港口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5,(5):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