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符媛

(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宣威655400)

【摘要】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临床资料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排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IQ、DQ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Q、D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提高患儿IQ、DQ情况,改善患儿脑功能,提高患儿训练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儿脑瘫;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80-01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小儿瘫痪指的患儿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之内后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常伴有语言及智力障碍,该病是小儿儿童时期主要致残原因之一[1]。相关研究表示,为了使患儿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他辅助性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我院为证实这一观点,结合临床患儿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探究该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瘫痪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入院患儿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紊乱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儿中,男孩20例,女孩10例,年龄在4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50±1.50)岁,其中轻度智力障碍患儿17例,中度智力障碍患儿10例,重度智力障碍患儿3例。

观察组患儿中,男孩18例,女孩12例,年龄在3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75±1.25)岁,其中轻度智力障碍患儿16例,中度智力障碍患儿10例,重度智力障碍患儿4例。

将2组患儿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结果P>0.05,差异不显著,组间存在可比性。

1.2康复方法

对照组——采取包括抗惊厥药物、肌肉弛缓剂,以及促脑神经发育剂等药物治疗,同时实施运动康复训练,包括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推拿等,30min/次,1次/d,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主要为患儿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活动。前庭功能训练主要通过平衡木、吊床、滑板、Bobath球、秋千等工具进行训练,而本体感觉失调功能训练是通过滑梯、搬运物品等进行训练,触觉功能则是通过抚触、按摩、玩沙、羊角球等进行训练,强化患儿的眼球运动,进行视觉化学习训练,提升患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距离判断能力,适当的音频训练,帮助患儿提升听觉敏感度,持续训练3个月.

1.3观察指标

通过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分别评价患儿的IQ评分和DQ评分,综合考虑训练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将确认无误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通过t检验。

当P>0.05的时候,表示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康复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IQ、DQ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再次比较,两组患者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瘫痪指的患儿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之内后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常伴有智力低下、听力及语言障碍等。随着医学技术对新生儿重症疾病的关注与研究,新生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小儿脑瘫的患病率却逐年上升,至今仍无特殊的药物治疗,依旧需要依靠漫长的辅助性康复训练,帮助患儿提高生活质量[3]。为了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措施迫在眉睫。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新型训练模式,给予患儿视、听、触等多种方面的刺激,通过协调感知觉,提高了患儿的认知能力,改善患儿脑功能;有利于增强患儿中枢系统对运动的协调能力,改善患儿运动障碍。患儿年纪尚小,依从性、配合度不高,通过丰富的训练项目及器材,增加训练趣味,有利于增加患儿训练依从性[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IQ、D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表明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作用于小儿脑瘫。

综上所述,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提高患儿IQ、DQ情况,改善患儿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患儿训练依从性,训练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赵彦丽,吕静,孙琼.小儿脑瘫的综合康复训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6).

[2]吴玉丽,赵晓莉,王游,等.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及发育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2):1471-1473.

[3]闻一鸣,黄晨晖.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11-11.

[4]刘若皎,金红芳.感觉统合训练结合运动治疗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2).

[5]李婉妍.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34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