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陈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陈林

陈林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4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土建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看到了许多高层建筑的兴起,但是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地下建筑还有待开发利用,所关系到的就是土建工程,现如今的土建工程还有许多缺陷,我们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土建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安全性

引言

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市政工程的快速建设,作为市政工程重要基础的土建结构工程,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提供良好市政基础设施,必须有效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此外,安全性也是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重点内容,需在施工中进行深入的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混凝土制备

沙石、水泥和水是混凝土制作的基本原材料,作为混凝土制作的必备材料,水能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确保其搅拌性能。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忽视水的情况,不注意水质,而不合格的水却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混凝土所用的水不能为天然水,通常需要较高的洁净度,否者,混凝土会因水中存在较多的杂质或金属离子而改变性能。比如混凝土采用污水时,就会改变其凝结过程而对整体性质产生影响,特别是废水中含有的盐离子会将结构中的钢筋等部件腐蚀,使建筑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对养护过程中使用的水也应有所要求,避免因水质问题降低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水泥主要发挥凝固和粘附作用,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当前市面上有着种类繁多的水泥品种,需要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来选定水泥的轻度和型号。不同的水泥在效能和质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水泥的准备需要从安定性、抗渗性、水化热以及凝固时间等来考虑相关性能。施工过程中是在工程设计要求下选择特殊水泥、专用水泥或普通水泥,购买途径需选择正规厂家,如果出现部分板结、硬化或是过期则坚决不买,做好水泥筛选,尽量避免选用含有小颗粒的质量较差的水泥。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进行水泥检测试验,按要求配比沙石、水泥和水,搅拌并对凝固后的质量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温度等环境因素下对混凝土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进行评价。沙石是混凝土制作中常见的骨料之一,其与水泥粘结后形成混凝土骨架,成为主要的支撑,也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因此,沙石骨料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决定了工程的抗压能力。沙石骨料的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沙石有害物质含量、细度模数、强度、质地以及含泥量等,通常情况下,含泥量应该低于3%,其他系数也要符合施工设计需求。对于不满足需求的沙石骨料,需要进行冲洗和过滤,降低其中有害物含量和含泥量。沙石也会因不同的施工需求而有着很大差异,在结构受力部位可选用卵石,在结构装饰部位可选择细沙,在选择粗沙石时,其粒径也不能超过规定值,否则会使得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降低。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钢筋及模板进行合理的检查,确保浇筑所使用的浇筑材料及条件都符合其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下落的高度通常情况下要小于3米,如果超出这个数值就要进行分层浇筑,这样就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密度及结构特点,对于分层浇筑这点是极其重要的,绝对不能被忽视。关于分层高度的控制,一般都将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对其进行厚度的分析,需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且浇筑的时间要进行连续作业,尽量避免间断,若因特殊施工环境必须进行间断浇筑处理,但也要保证在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初期就必须恢复正常作业。对于较大梁体的浇筑可以采取独立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部位处理,此外剪力墙较小的地方要预留出施工缝。

1.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工程交付前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做好技术把关。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的存在,其内部温度会远超过外表温度,在热胀冷缩效应影响下,混凝土构件就可能产生裂缝,养护的目标是避免出现裂缝,这也使得养护工作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养护工作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周边环节,养护技术有所不同,如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养护中要加强保湿处理,定期在混凝土表面洒水,避免较快的水分蒸发,导致不同的内外凝聚速度,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而在气温较低的冬季,需要将塑料布、草垫等保温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避免混凝土过快的温度散失。

2市政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分析

2.1安全性分析

我国土建工程相关规范要求的楼板承受活荷载为200kg,规范还确定了荷载分项系数和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其中,荷载分项系数是计算荷载对于结构产生作用时,放大荷载标准值得到的系数,而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则是计算结构承载力时,缩小材料强度标准值得到的系数。这些定量参数可表示结构在某种荷载条件下保持的安全度,即结构安全设计提出的安全系数,明确了对于结构安全储备方面的需要;而在结构可靠度的设计方法中,安全度又被视作分项系数,代表结构的可靠指标。安全系数和分项系数越大,说明结构安全度越高。

2.2提高结构安全性对策

2.2.1使用合理的技术规范

为了使用合理的技术规范,应当进行合理的编制与改进,不应强求统一,避免会造成个性化缺失,与此同时造成缺乏探索求真的灵活性。要提倡各个省市对于地方性编制不断进行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以根据事实情况来设置不同的设置标准。各个政府部门还要在技术标准的编制和修订中发挥重要作用,慢慢的的减弱技术规范的被迫性,而对于地方性的编制规范来说,要适当的采取不同标准,从而去解决不同地区在地质、经济上的差异,鼓励工作人员勇于创新,不断进步。

2.2.2使用高质量的材料

材料对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任何一个不起眼的材料,如果质量不过关,都可能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市政土建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高质量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用材料时,必须用专业而透彻的眼光去确定应当使用的材料类型和品牌。同时,必须严格监督材料的采购过程,要求采购者必须将采购材料的类型、数量、时间、采购者、采购地点等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防止图谋不轨的人利用采购材料从中谋取私利。

2.2.3不断加强新型技术的推广

土建结构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可以总结为以下这几个方面:裂缝、侵蚀、渗漏和盐冻等,在这里面最影响安全性和使用性的就是裂缝,在一些安全性的检测中,可以应用不同的探测方式来确定裂缝,进而利用这种检测来反映土建结构工程的表层强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结构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同时还与城市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市政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控各项关键技术,做好施工控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与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安全性分析,采取提高安全性设计标准等措施,达到全面提高土建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宏信.从安全性与耐久性上来探讨土建工程结构分析[J].科技传播,2014,10(08):83~84.

[2]郑强,吴迪军,李剑坤,熊伟.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J].铁道勘察,2014,11(06):33~35.

[3]吴志强.第三方监测中的地下工程土建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