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 1

产后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周瑞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妇产科62900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常见的产后出血多发生于生产后的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24小时以后,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的症状,多见于产后的1—2周内。产后出血虽然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并不是很高,但却有着极强的危害性,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现,轻者造成产妇休克,即便抢救过来,也会让产妇留下后遗症,重者则会面临生命危险,据临床数据显示,在造成产妇生产中死亡因素的统计中,产后出血的致死率高达68%,由此可见,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危害是极大的。那么,产后出血到底会给产妇造成怎样的危害呢?产后出血是怎么产生的呢?怎样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呢?下面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大家不妨耐心的看一看。

1、产后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产后出血主要是对产妇具有重大的危害,其危害程度也根据不同产妇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而具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讲,如果产妇自身的身体素质很好,而且出血量不是很多,只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就能够控制,且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果产妇的身体素质较差,再加上出血量较多,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产妇头晕、心慌、四肢冰凉、晕厥、休克等症状,与此同时,随着失血量的增加,产妇会丢失大量的凝血物质,在降低身体机能的同时,也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有些产妇虽然在抢救过程中保住了性命,但是却由于大量失血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严重损害了各个器官功能,最终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2)胎盘因素

胎盘剥离情况也是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之一,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胎盘胎膜残留等都可能会引发产后出血,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胎盘剥离面血窦的关闭,最终造成产后出血。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并不是指子宫内出血,而是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软产道裂伤出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外阴组织弹性差,也可能是胎儿的体重过大,还可能是手术操作不规范所致。但是,软产道裂伤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较子宫内出血而言,其危害性相对较小。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的凝血功能障碍常见于一些妇产科疾病的并发症,比如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和胎盘早剥等。对于那些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血液疾病的产妇而言,她们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较大。

3、产后出血该怎么预防?

既然产后出血的危害那么大,而且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又具有随机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产后出血呢?

(1)注重产前保健

为了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产前保健必不可少。首先,强化产前保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存在障碍的孕妇,以便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建议其尽早终止妊娠,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其次,对于那些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比如具有贫血、血液疾病或子宫发育异常的孕妇,通过产前保健能够对其病症进行治疗和改善,在提高孕妇身体机能的同时,也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最后,为了全面提高女性群体生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医院必须要加强对生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告诫女性群体做好安全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在保护子宫不受伤害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2)提高分娩质量

帮助产妇消除顾虑,引导产妇树立自然生产的信心,在子宫收缩间隙时为产妇提供一定的食物,确保产妇拥有足够的体力进行分娩,进一步避免子宫收缩乏力现象的发生。

(3)加强产后观察

为了防止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无人知晓,护理人员应该在产后2小时内对产妇进行密切的观察,对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追踪,从而确保产妇无产后出血的危险。

产后出血作为一种分娩后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症状,对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性,这就要求产妇必须要注重产前保健,与此同时,妇产科医生及护理人员也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以便将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确保产妇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