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水利工程中水利环境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述水利工程中水利环境的构建

王晓丽

王晓丽

单县水务局山东单县2743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也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水利水电工程对区域经济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协调发展,对其建设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我国目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各方面需求在不断扩大,其中就包含了生态环境保护。由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对生态环境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在保障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保障。

一、水利工程概述

水利工程在社会会体系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管控水源的核心工程,人類社会的发展需要水利工程,只有修建起水利工程,才能达到调控水源、规避旱涝风险的目标,以满足民众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基本需求,所以其必要性是需要得到充分重视的。但由于水利工程规模普遍较大,需要建设包括溢洪道、堤坝、进水口、水闸、渠道、鱼道、渡漕、筏道等多项的水工设施已达成控水目标,所以其占地范围很大,而且施工过程中难免为周遭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在当前强调环保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建设思想是无法满足当前环保化发展要求的。因此企业只有更加深入的针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并且最大程度避免对周遭环境的影响,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得到更好的成果。为此后续有必要针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分类,并且得出最为合理的改革措施,才能真正避免各类环境问题影响的扩大,保证工程作用的体现。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较大时,很容易造成库区土地淹没,一旦出现周围地区地表植被被淹没,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影响周围陆地野生动物的生活栖息,进而影响周围陆地生态环境。不仅如此,水利水电工程还会对周围地区的降水量、气候因子等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库区周围的水蒸发量增加,各个季节的气温也因空气水分含量的不同略有变化。

2、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生态环境中的物种分布与水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种的栖息地随着水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水生生物。生物的种群和数量深受水流、支流、湖泊和河流的影响,因为水流的特性能在水生物种生殖繁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如此,水流还是维持河流纵横向持续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必然将影响到河流水位、以及水流量等,这些方面的变化会给敏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水库周围的空气湿度较高,气候相比其他区域更加温润,主要因为应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建立蓄水池和水库,在阳光照射下大量的水分被蒸发,库区附近的降水量相比周围地区就要少得多。正当处于降雨期时,降雨量的分布就会发生改变,库区地势属于背风面的降水量减少,高风面的降水量增多。不同季节里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夏季,水库水面的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性高,大气流作用不明显,因此降水量也少;相反,冬季水面温和,大气流作用相对明显,降水量增多。

4、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

水利水电站给库区流水生物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了鱼类诱饵料的变化,水生物诱饵料的变化又对水质、水温和水文等造成了直接的影响。部分流动性产卵的鱼类在库区的数量慢慢减少到最后直接消失,某些少量存在的鱼类由于种群数量的过小引发流水生物环境出现遗传多样性。另一方面,库区内静水生活的鱼类数量不断增加,并在一段时间后发育称为具有生存优势的鱼种。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的流水会让不断增加水中氮氧化物的饱和度,进而引发库区鱼类出现气泡病。

三、水利工程中水利环境的构建

1、最大程度避免噪音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噪音的出现无法百分之百避免,但却能够最大程度削减其带来的影响,为此企业应当更合理的进行规划安排,思考如何在维持施工的情况下削减噪音影响程度及范围。在开展施工之前,企业应当首先对周遭的居民区分布进行分析,并且要通过物业处或是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附近小区民众的大体作息信息,综合环境概况以及调查结果,得出最合理的施工时间,这样才能避开民众都在家中的高峰期。

2、制定综合化的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和环保的综合性工程,为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中不过分影响某一方的发展,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日常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提高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管理方案内容要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以综合化发展为最高指标,制定环境报保护计划,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利用尖端科技合理处置废料工程

废料的出现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废料处理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本是为改善水文环境,合理管控水资源,维护生态所开展的工程,如果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其他废料无法得到合理处置,工程建设则背离了原本的建设主旨。所以施工企业要更重视这一环节,才能最大程度削减因废料带来的污染。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废料处理团队,针对不同的废料类型针对性展开分析,最终得出合理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对于液态废料不可随意排放,应根据其成分合理采取分离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法、电解法、膜分离法等方式最大程度排除有害成分。对于其他类型的废料也应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分析与处理,才能避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道及周遭生态造成污染。

4、强化人员专业素养,保证人才队伍专业性

人才队伍是每一项工程的核心,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只有确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工程施工才会更加有序,对于环境的影响才能得到控制。水利施工涉及许多专业知识,不仅是基础的工程知识,还包含了信息技术知识、勘测知识、设计知识、河流动力学知识、岩土力学等相关知识,涉及废料处理还要具备物理化学知识。可见对于相关人员队伍的培训十分重要,企业积极培养内部管理阶层与基层人员的专业素养,施工的精准度会得到提升,而且每个环节都得到合理处理也必然会最大程度避免环境影响。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利用激励制度提升员工积极性,并不间断的灌输环保意识,确保员工建立起认知,以维护环境作为每项工作的基础原则,才能最大程度缩减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

5、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加强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初期就提高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度,从工程规划、设计到后面的施工、调度和运行,都充分的将生态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局面,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提供公众参与度。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也始终是被国家充分重视的环节,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点却始终是被忽视的盲点,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及处理经验,所以企业还应当对环境影响的处理更重视,才能真正做到在影响最小的前提下完成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维护工程的形象,响应绿化号召,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夏丽卿.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

[2]彭筱琼.探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江西建材,2016(17)

[3]孙广浩,任少楠.关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