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施及其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施及其效果评价

刘婧1方茜2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2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自2017年7月起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统计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以及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并与2017年1月到6月期间,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下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运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显著降低,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314-02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但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多,工作繁杂,单纯依靠护士长无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不断的改进、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1]。本研究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提高了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更好地保障了手术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室共开展手术12094例,该期间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手术室共开展手术11623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

1.2方法

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即由护士长单独负责术前、术中、术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协调护理人员配合手术的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主要方法如下。

1.2.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实际手术室护理工作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别设置质量控制小组,如护理文书质量质控小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小组、护理信息管理质控小组、护理技术操作质控小组、护士分层管理质控小组等,各个小组分配护理人员至少5名,其中1名为质控组长,各个小组主要负责每周分管质量控制工作,护士长统筹管理各个小组的质量控制情况。

1.2.2质量控制小组的培训及责任明确各个质量控制小组组建完成后,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培训,明确其具体的质量控制责任及内容、标准,各小组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与相关要求,制定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流程。

1.2.3质量控制小组的运转各个质量控制小组根据自身的质量控制任务、目标、要求等,做好相应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例如,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手术相关的护理文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文书内容真实、规范、完整,避免发生遗漏等情况;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手术间、手术物品、手术人员的感染监控,定期进行手术间空气培养、手术器械及手术人员手细菌数监测等,确保手术室环境及物品灭菌质量,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手术安全质量控制小组则需要对手术涉及到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防止不利因素可能对手术患者带来的安全威胁,如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培训,防止出现皮肤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2]。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以及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频数、百分比对资料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对资料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显著降低,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能够顺利、规范开展的重要保障,紧紧关系着手术的质量、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的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控制好各方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这样才能更好的辅助手术开展,促进患者的病情治疗,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3]。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理念与实施方法,是针对各项手术室质量管理控制内容,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将护士长的质量控制责任进行分解,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性、能动性,主要就某一项质量控制内容落实自身的职责,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推进更加精细和全面。

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更好的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丁秀珍,丁巧,陈虹,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03):127-129.

[2]余满荣,苏丹,张明会,等.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4):418-421.

[3]钱慧玲,李丽,马育璇.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护理研究,2017,31(04):43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