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行及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行及维护

任亚军1刘琛2赵彦斐2高科1宋笠功3

(1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0;2国网平鲁区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0;

3国网怀仁市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0)

摘要:光伏扶贫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党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阳光工程、民生工程

关键词:光伏;扶贫;运行;维护

引言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器组成的发电体系,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光伏电站与相同容量的燃煤电厂相比,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对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既节省了煤炭资源,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是目前国家提倡的绿色电力开发项目。

1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前景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态势迅猛,我国光伏装机容量逐年增长,占全球装机容量比重也在持续增加,2017年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一半以上。我国光伏发电量、发电量在能源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均呈现直线增长趋势,但是我国还是以火电为主,光伏发电占比还很低,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在全国发电总量占比不足2%。因光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加之我国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成本远低于光伏发电,其发展受到阻碍。80年代以后,受到国家对新能源大力开发,通过技术进步,光伏产业成本在不断降低,产能迅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受到国家政府大力支持,形成光伏产业链,严格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发展,逐步将其扩展到国际市场,我国现在是全球光伏产业最大的生产国。

2目前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电网不稳定,设备故障次数多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由于是落址农村,设备故障次数多。巡检费时费力,其设备运维、故障定位及排除的工作量、故障异常数量较之普通光伏电站会明显增多。

2.2看护人员不专业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后,在不考虑人为破坏的情况下,维护不专业导致光伏电站寿命大打折扣,这是每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据了解,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部分地区政府要求该地区光伏扶贫项目所需后期维护人员必须是当地居民。由于大部分居民知识水平有限,缺少对光伏直流发电系统的基本了解,所造成的不当维护将直接缩短光伏电站的寿命。

3解决办法

3.1深化内外协同

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相互服务、增进信任、合作共赢,凝聚“政企民”扶贫合力。打造政企“一条船”。促成省政府出台《电力扶贫行动计划》,成立省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政府职能部门主任为成员的电力扶贫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属地政府召开专题推进会议近200次,解决问题100余项,出面解决所有建设协调、青赔扫障等障碍。架起企民“连心桥”。宣传光伏扶贫建设的意义,建立与群众互相支持、友好相处的良好关系。适应农业生产规律,春耕前完成电杆组立,减少庄稼生长期的占地青赔。推行居民客户申请免填单、“一证受理”、上门报装等新模式,接网工作全部在村民家门口完成。强化内部“一盘棋”。深度介入光伏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编制,一体化可研初设,前期工作周期缩短50%。预估预安排采购计划,综合利用厂家供库、协议库存、储备定额及供应商寄存联合储备等方式,提前2个月完成供货任务。集团化施工,集中组织2300多名施工人员,采用不停电作业、分段施工、联合施工等集团化作业方法,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一体化验收装表接电,变工程验收为工序验收,验收装表接电当天完成。自动化财务结算,开发电费结算机器人助手,结算时间从三天缩短至一个小时,正确率100%。

3.2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延伸服务机制。发挥共产党员服务队作用,对光伏扶贫电站日常运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开展电力设施日常维护、应急保电及技术指导等服务。建立队伍成长机制。加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开展供电所员工业务培训,就光伏电站并网验收、分布式计量表运维等进行针对性教学实操,持续提升供电所光伏服务水平。建立持续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光伏云网”平台推进增值服务,为光伏用户提供扶贫政策、安全用电、电商需求等内容信息,助力扶贫工作开展。

3.3严抓管理,拟定运维机制

以“不跨县公司、不跨供电所;考虑现状、地域相邻、尽量微调”为原则划分为若干网格区。建立“点面结合、一站处理、全程管控、实时响应”的末端融合运维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人在格中转,事在网中办”的服务模式,实现“运维诉求在网格内解决,运维隐患在网格内消除,运维质量在网格内管控,服务品质在网格内提升”目标。整章立制,建立“三制”工作格局:一是责任挂靠机制。市公司专业人员全部定点挂靠各县公司,开展“传、帮、带”工作,工作交办“有人接、有反馈、有改进”;问题整改“有方向、有措施、有闭环”;专业技能素质提升“有针对、有差异、有目标”。二是专业管理延伸机制。点面结合检查指导,以点带面帮扶,确保整改闭环,有效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提升。三是专业检查常态制。及时开展光伏运维检查工作,召开现场分析会查找不足问题,树标杆典型鼓励创先争优。

3.4技术进步促使发电成本下降

光伏产业扶贫是一项关乎20多年收益的民生工程,但是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光伏发电补贴成为贫困户收益主要来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充分与运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破解光伏产业扶贫严重依赖补贴获得收益。随着光伏企业技术进步和新技术发展,光伏应用也将呈现出多样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在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光伏产业与扶贫、农业、互联网等领域不断融合,刺激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时,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入光伏产业扶贫,就会减少光伏产品质量问题和后期运维困难等问题。政府一方面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颁布统一光伏产业扶贫项目技术要求等的方案通知,进行统一招标,有了一定规模和数量以后,大型光伏企业就更容易介入,这样就可以让专业化有实力的大企业来做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光伏企业在光伏产品成本上做文章,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光伏产品成本降低,在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支持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作用,采取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调动企业创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不依赖国家补贴最终实现光伏产业发电平价上网结果。支持鼓励有专业化水平的大企业参与光伏产业扶贫项目,保障光伏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可以由政府牵头,选择一批有实力、有经验、有社会公益心的大型光伏企业,以行政区域划分进行统一规划、项目实施、后期运维管理,以确保建设质量,并且鼓励承担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的企业特别是实力和资金雄厚的光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光伏产品成本下降的步伐,尽早使得贫困户摆脱政府给予的补贴收益。对于光伏发电收益补贴延迟发放的现象,政府需要加快落实补贴发放,可以采取成立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分配,将复杂申报程序简单化,开辟绿色通道,以解决延迟发放补贴收益,同时以优先发放贫困户收益为原则。

结语

对待村级光伏电站,不应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运维模式,而应该创新思维,逐步探索智能运维的可行性,智能运维作为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的排头兵,正在逐渐成熟完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而智能电网也是电网技术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公衍勇,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

[2]刘永富,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J].老区建设,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