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

任永富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15800)

摘要: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对于电的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国家经济的整体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电厂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属于一项耗时比较长的工作,对于电厂来说至关重要,需要管理人员足够的耐心和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分析现阶段机电检修的基本情况,总结改进管理的对策,为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电厂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引言

电,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国家整体经济建设还是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的最基础的基础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中国已经建设成了机械化与现代化于一体的大型电厂,也逐渐引进和使用先进的国外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在中国的电厂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做好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越来越重要,并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的意义

为了能够保证电厂能够稳定运行,首先必须保证电机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来保证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电厂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力度,及时发现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极大地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厂机电设备的检修制度依旧是按照时间来制定的,这样的检修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厂的发展,不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所以在电厂的实际运行中,应当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完善相应的检修制度,优化相应的检修方案,这对于提高检修质量,保证电厂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应当对相应的检修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

2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

2.1加强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又叫做计划性检修;机电设备随时都可能被使用,因为电气装置出现异常情况,使电厂的市场经济收益受到较大亏损,仅仅依靠事故性检修措施是远远不能满足机电设备对检修工作的需求,电气检修手段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大优势,由于定期检修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时间比较有规律性,不仅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或发生任何异常情况时进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在机电设备一切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检测和维护工作,有利于降低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为电厂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厂更好、更快地发展。

2.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责任感

对于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要求其对电厂机电设备的性能、构成及运行原理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关于机电设备的操作、诊断及维修技能,确保其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3制定合理的检修制度

目前,由于我国的机电设备检修制度还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电厂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实际电厂运行中,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电机设备的运行效率。在对电机设备的检修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当定时、定量、定技术的对电机设备进行检修,保证电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设备点检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检修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在运行中及时预防电机设备出现相应的问题,大大减低电机设备在检修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所以在电厂的实际运行中,应当对相应的检修制度进行完善。

2.4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

员工作为电厂的核心力量,在机电设备管理、操作和维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操作和维护效果,所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专业技能操作的培训,能够让员工快速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转原理、内部结构,从而更好地操作机电设备。当机电设备发生某些故障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机电设备进行诊断,如果是一些小故障,员工自己就能采取维修措施。电厂可以经常邀请机电设备高级工程师到厂里进行培训,定期开展机电设备管理、操作和维护培训班,免费培训电厂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意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也可以安排员工前往其它大型电厂学习先进的管理、操作和维修知识,由理论结合实际,全面发展进步。因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只要操作人员加强管理,就能有效避免机电设备发生人为损坏,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厂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2.5完善规章制度管理

在开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过程中,电厂应当以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构建创新型灵活高效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和明确管理人员的机电设备管理职责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将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职责落实到各级人员的身上,保证电厂机电设备能够高效、有序运行,根据电厂的外部联系、生产技术管理及机电设备管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为机电设备的生产运行提供导向,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电厂的日常运行和调度等方面展开规范、科学的管理工作,检修维护部门主要负责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或机电设备日常的维护工作,要构建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制度,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2.6监测检修

状态监测技术对于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而言非常重要,是电厂开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是指采取在线或循检的方法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数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监测,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测,明确机电设备内部结构当中出现问题的部分,这是监测机电设备缺陷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中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现代传感技术,帮助电厂更加高效率、准确地监测出机电设备内部存在的缺陷和异常情况,获取最准确的机电设备运行生产数据信息,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完善、科学的机电设备检修方案,保证电厂机电设备可以高效、正常运行。

3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发展趋势

3.1维修预防

维修预防工作是在机电设备研发阶段就考虑到设备的维修特点,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机电设备维护,减少运行事故的发生,减少机电设备维修工作量。

3.2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是一种被动的维修,在设备检查阶段不可能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所有隐患问题,事后维修也更加经济实用,故障发生之后的维修更有针对性,但是会增加其他部件发生事故的几率,也会增加维修费用。

3.3改善维修

利用新进的生产手段和制造工艺,对设备进行技术性革新和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性,弥补设备在生产时的不足和缺陷,使设备日渐完善。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厂应当加强对电机设备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机设备运行的高效性。为了能够提高电机设备的运行效率,应对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改善相应的维修技术,完善相应的维修制度,以提高电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电厂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田治国.浅谈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操作与维护[J].通讯世界,2016(21):178-179.

[2]杨优军.基于水电机组状态监测的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2013.

[3]杜淑娉.小议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操作及维护[J].机电信息,2012(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