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系统优化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厂热控系统优化措施研究

王翰林

(大连海兴热电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为保证电厂热控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可靠的设备与正常的设备检修是基础,依靠有效的技术对电厂热控系统设备和运行实施全过程管理,并进行全方位监督,有利于确保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的技术研究要贯穿基建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和管理的整个过程。目前,我国的热控设备在电厂应用时间不长,由于系统本身可靠性差,在运行维护方面缺乏经验,导致系统测量仪表不能很好地反映热控系统性能,热控系统如何通过改造或改进,提高电厂热控设备的安全性,是目前摆在电厂热控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电厂;热控系统;优化措施;分析

1导言

当前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并在电厂中广泛应用,热控系统对大型火电机组的优越性愈发突出,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成为电厂生产中的重要技术,如何提高热控系统运作的可靠性成为电厂运行中哑待解决的问题。及时预防和控制相关风险因素是热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因此,必须对电厂热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目前电厂热控系统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热控设备的可靠性较差

由于热控系统的检测取样点单一,流场的不均匀导致样气的代表性差,伴热管线布置不规范,弯曲变形且伴热管线过长,导致最后的测量误差增大;系统的保温差,布局混乱、故障率高,造成人孔设备安装不规范及本身可靠性差,流量及逃逸率无实际测量表计,计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差太大。

2.2设计不规范

由于电厂热控系统的设计梯度大,给维护人员的维修和环保单位核查带来不便,最后导致维护工作量大,采集的数据不准确。

2.3故障的离散性大

随着电厂热控系统监控功能不断增强,范围迅速扩大,当热控系统受到控制逻辑,测量、热控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浅谈电厂的热控系统优化方案包滨喆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150000题都会引发热控保护系统跳闸,从维护到检修的全过程缺少质量监督与评估,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无法保障。

2.4热控系统设计缺少科学性与可靠性

控制逻辑的条件合理性、完善性,信号配置,安装调试、维护质量,电厂热控技术都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设备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采用定期检修与校验浪费了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线运行设备进行可靠性界限模糊。

3电厂热控系统常见故障和原因

电厂热控系统运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电气元件故障、电缆接线故障、系统故障是常见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设计安装故障与人为故障等。电厂热控系统运行必须及时排除以上故障,这就有必要分析这些故障的发生原因。

3.1系统故障分析

又名集散控制系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其主要包括种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技术。技术功能众多,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现场设备、数据采集、记录与监控。中央处理器与组态监控画面是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主要作用于电源、模件、控制器和底板。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操作员站监控等主要由组态监控画面实现。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将监控数据与其他服务器进行交换。如果系统不能采集数据,则无法完成监控工作,一般而言,诱发其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站问题、主死机、辅助切换失败、服务器死机等个因素,以上个因素会影响火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严重时可造成火电机组停机、设备损坏的后果。

3.2热控元件故障分析

热控元件故障主要是指元件信号失真,设备拒绝动作。热控元件发生故障,严重电厂的财产安全与员工的人身安全。如果热控元件故障中发生故障的元件是或,会直接引起跳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诱发元件故障的原因众多,如环境因素、设备使用时间因素、元件安装因素、元件自身质量与系统电源故障等。合力控制这些因素是避免热控元件发生故障的主要方法,尤其要重点预防系统容量与系统负荷超载,避免导致或发生故障。

3.3系统逻辑缺陷

对于新机组而言,由于投人运行设备时间较短,易出现系统逻辑设计不完善问题,这易引起系统判断失误,发送错误信号,导致设备做出错误动作,造成发电机组非正常停机。在我厂新机组试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系统逻辑缺陷问题,导致发电机组非正常停机,延误正式投产时间,影响设备安全。因此在新机组投人运行前,应对热控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重点探讨、审核,根据意见优化系统逻辑设计,修正其中存在的漏洞,尽量减小因系统逻辑缺陷引发非正常停机给电厂造成的损失。

4电厂的热控系统优化方案

4.1提高热工系统可靠性的建议

目前电力行业电力机组的平均停运次数组建增多,由此反映了系统设计和检修维护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电厂热控系统要通过控制逻辑条件的合理性和系统完善性、取信配置、保护联锁信号定值和延时时间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优化,确认接地符合要求,单点开展TSI系统的定期试验工作,实现对电厂热控系统的检修的全过程管理;落实保护信号可靠性的相关技术避免因汽包水位测量不准出现机组跳闸事件的发生。将控制系统列入机组维修常规检修项目,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和反事故措施。所有涉及保护的信号要设置为自动复归,加强对热工设备的环境状况和运行状况检查,检修避免接头松动或信号干扰造成的异常。检查热工电源的故障,并把它作为提高热工系统可靠性的一个措施。

4.2规范热控系统的设计

4.2.1取样系统改造

电厂热控系统的取样探头均只有一个,并预处理系统,但一个取样探头取得的样气代表性就较差,从而出口氧量倒挂,或者是安装伴热管线专用桥架,根据最短距离原则,使伴热管线完全满足了环保的伴热管规范要求,提高热量测量的准确性。

4.2.2预处理系统的改造

三路伴热管线系统之间分别用电磁阀进行相互隔离,改造前三套取样的布局改造原CEMS机柜内部布局混乱,接线杂乱无章,元件安装不规范出现泄漏又难以查找泄漏点,一些泄漏往往会影响到分析仪不准,为此将整个机柜重新进行布局和接线。

4.2.3伴热管的改造

塑料管线布置在进口烟道旁边,分析仪也安装要从下往上进行敷设,如果违反了敷设的规范要求,就会出现保温性能差,造成测量误差。伴热管要进行重新布局以方便维护,改造后的两个小室加装两个平台,并可以缩短伴热采样管线的距离,满足伴热采样空间。电厂热控系统安装采样探头,可以满足环保监测对设备的有效控制。

4.3提高热控设备故障的维修技术

电厂热控设备有的运行多年无维修和,导致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为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系统的设备要选用可靠性级别不同的设备。而测量仪表应按规程进行周期校验,为提高在线运行仪表的质量,应通过对仪表调前合格率和设备故障维修的统计分析,结合设备的售后服务质量,进行热控设备维修与校验的依据。传统的测量仪表校验方法存在浪费,且不能实现在线监测,为确保电厂在线热控测量信号的准确性,测量仪表要从日常保养开始做起。

4.4采用先进的技术

采用辅机控制逻辑,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引进的技术,能够实现热控保护和辅机控制逻辑的正确与完善。热控误动来自于辅机控制逻辑的不完善,进行辅机控制逻辑的改进和完善,针对已经发生的故障采用容错逻辑设计方法,从控制逻辑上进行优化。利用预先设置的逻辑进行整个控制逻辑的的定位,把自动恢复置于变电站综合系统中。总体规划要以四元结构来分析.利用专家控制系统等智能控制手段,自动地接通和断开电路,改变电路参数实现热控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

5结论

总之,实现电厂热控系统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客观上涉及到热控设备与逻辑的可靠性,主观上涉及到检修运行维护质量和人员的素质,目前所做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努力提高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包滨喆.浅谈电厂的热控系统优化方案[J].电子制作,2015(18):81.

[2]刘懿墨.可靠性理论在电厂热控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5(07):103.

[3]杜建忠.王滩电厂热工保护系统优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132-133.

[4]贺桐瑜.阳城电厂热控系统的特点分析及改进优化[J].山西电力,2002(S1):6-8+34.

[5]高剑锋.嵩屿电厂2号机组热控系统调试的优化[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04):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