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1-21
/ 3

浅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梅根成

关键词: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思性思维、对话与发现

OnthecultivationofthoughtabilityofthestudentsspecializeinArtDesigninHigherVocationalSchool.

ArtDesignSpecialityInHigherVocationalSchool.

Meigencheng454650JiyuanVocationalCollege.

Abstract:Onecanbejudgedtobethefirst-classtalentorthethird-classtalentbyhiscreativity,Thethoughtabilityisn`tbornbutcanbecultivatedandtapped.Reformineducationmainlyinvolvesthereforminthought.Itisnecessarytoreformtheeducationpatternwhichweareusedto.Educationshouldregardthecultivationofinnovationspiritasitsfinalgoalandbasictask..

Keywords:Education;ArtDesign;ThoughtAbility;AbilityofInnovation;thoughtinonoppositedirection.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尽管历经近半个世纪、几代人的探索与辛勤的努力,因为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以及我国历史发展条件的不成熟,造成艺术设计教育难以顺畅地发展,从总体上可以说,我国传统艺术设计教育注重的是传授已有的知识,重在继承;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锻炼是不相吻合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基本没有创造性思维更谈不上创造力,是社会上的所谓“设计家”良莠不齐,喜欢跟风,一哄而上,流行什么就都设计什么;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应是教育的本质内涵,然而,经过正规学校的教育,原本灵动的心反而呆滞了,应该更加精彩雀跃的思维反而一步步走向了平淡、甚至俗常。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人都应该深刻反省的。

一、国际上对思维能力培养的关注:

世界各国都己经开始对本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给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1]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2]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以往的惯于维持和适应的教育己经到了,不得不彻底改革的时刻。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非天赋神授、与生俱来的。它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性条件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本身即意味着创新,意味着不断地超越。这也是教育在今天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已有研究表明,普通人所发挥出来的潜能,只是他身上蕴藏潜能的极小部分。许多有潜力、潜质的人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埋没、被忽视了。所以,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我们多的是创造性未得到开发的人,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只是极少数”。[3]这就给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具有创造性但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人,通过接受教育,将自身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这是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美国的艺术教育研究一直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对学生仅仅只掌握某些技巧和概念;关注艺术的学习过程;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

我们借鉴、分析美国艺术类大学、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可以得出如下信息:

第一、人类物欲的极度膨胀和由此带来的精神危机,使美国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艺术教育中的创新思维。从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有关部门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肯定了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文明社会的作用,并把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如文科氛围较浓的纽约室内设计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能开发学生思维的课程有:设计艺术史、建筑艺术史、人类文学、环境心理学、艺术与社会、写作、视觉构思、设计过程等等。[4]它们有近40个学分,占学期总学分比例的近1/3;理科氛围较浓的康纳尔大学的室内设计学校,也有下列开发学生思维的课程:行为科学或心理学、艺术史或建筑史、设计策划与方法、日常生活与环境、创新思维、设计概论等。它们有30个学分,占学期总学分比例的近1/4。我们将这两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德国包豪斯课程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不光体现了时代和技术的进步特色,更大的进步是对创新思维的关注。

第二、美国的设计教育一直处在变化和改革之中。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课程体系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众所周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随后又将这种教育实验带到了美国和法国、瑞士、英国等国家。包豪斯的重要人物如: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布鲁耶等纷纷赶赴美国任教或从事设计工作,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开始转到美国。

仔细对比、分析包豪斯教学体系和学习课程,两者之间已经有明显的不同。“包豪斯课程重在对技术和材料的把握,美国纽约室内设计学校和康纳尔大学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明显地对包豪斯课程作了改变,增强了人文和历史的内容,专门开有创造思维的课程,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积极的作用”。[5]这种改变,使得美国的设计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并能保持世界领先的位置。

第三、思维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辨证思维、创造思维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是起主要作用的思维类型。

(一)创造性思维

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力,一直是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学术界普遍认为一般逻辑思维并不等同于创造性思维,尽管创造性思维并不与逻辑思维相对立;人在创造之初,首先要做的是超脱逻辑的羁绊,偏离思维常轨,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并由此产生许多奇思异想,创造性思维是以思维的发散性为特征的。

(二)思维与知识的相互作用

1、知识对思维的作用:

知识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思维之所以能够对客观世界做出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以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思维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所以说,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是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2、知识对思维的反作用:

前面我们论述了知识的积累在思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许多阅读面广泛、知识积累较多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中明显表现出缺乏智慧,提不出新的观点反而被旧的知识和熟悉的思维习惯阻碍。教育需要同时在两个支点上努力,既需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同时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把大脑中沉淀已久的内容清零,让自己回到原始和空灵状态,让心灵有足够的空间发展新的智慧。

3、思维与智力

人们常常将思维理解为智力,思维确实与智力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智力包括五种基本因素,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在智力的五种组成因素中,思维有着特殊的地位。思维居于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给各种智力活动以深刻的影响。从智力因素的整体来看,其它四个组成因素: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是为思维服务的,不仅要为思维提供可进行加工的信息资料,而且要提供活动的动力资源。

二、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作用

(一)从“独白”到“对话”

教学的目的为了传授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在教育领域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尽管有许多学者都认为是“为思维而教”、和“为创造而教”的观念,这些观念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需要向“对话式教学”转换,并引导学生从被教师询问到自觉发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探究。从“独白、对话”到“发现”是课堂教学质的转变。

“对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不断地询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处于思维的应急状态并迅速地搜寻解题的策略。在交谈和对话的情境中,人们必须思维,认真倾听、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大量的内心活动,都是在思维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6]为创造性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二)从“对话”到“发现”

“对话式教学”虽然使学生从“独白式教学”的“被教师灌输”中走了出来,但被“解放”了的学生一旦进入对话式教学,很快又被教师设置的问题牢牢套住,陷入被教师追问的被动状态。这时新的教学方式就应运而生,那就是在对话中激励学生要有所发现。

第一、发现即主动学习基础上的创造,它的基本前提是,凡学生可以自学的知识,学生就可能更有效地领悟这些知识;

第二、发现即“思维创新”,他与记忆性知识学习相对。这样一来,面对这种情况,只有鼓励学生“求异”,即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自学能力和举一反三思维变通的能力。通过对艺术课程的分析,我们总结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方式。

三、创新性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巅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创新的历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是靠人的思维来实现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葛鹏仁先生认为:教育革命主要是思维革命,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革命是先进的代替落后的,教育革命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教会学生思维,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思维。

一个教师若由于习惯性思维抑制了自己的创造,指望他训练学生的思维就没有了可能。习惯性思维是相对于“科学思维”和“反思性思维”而言的。反思性思维在“假设一检验”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的“假设一检验”式的反思性思维总是由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得到发展,没有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思维就落入虚空。当教师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教学模式?我在课堂中遇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而不用那样的方式?”等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或者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才能设计出更人性化的作品,才能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

作者:梅根成,(电话13939105822),登封人,1969年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讲师。

?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胡江渝,马跃峰探索建筑生态技术[J],天津:建筑技术及设计.2001

[3]車泉生室内装饰植物设计与范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周煦以人为本与教育评价[J],新疆、和田: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2007.3

[5]关峥关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思考[J],郑州: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2007.5

[6]关晓辉,邹岚西方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J],南宁:美术界杂志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