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测求实发展谋划未来2015年前人防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 2

科学预测求实发展谋划未来2015年前人防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于晓萍(吉林市人防办,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主要针对2015年前人防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谋划。

关键词:人防建设;挑战;发展;谋划;预测

1新时期人民防空建设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军事革命的日益深化,使高技术局部战争空中打击与防空的较量更加尖锐、剧烈,对战场的威胁和破坏程度不断加大,人民防空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高技术空袭反空袭成为基本作战样式,人民防空将持续战争的全过程。纵观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先进的作战飞机、巡航导弹、制导炸弹和空天监视等高技术武器装备不断投入到战场使空袭与反空袭成为基本作战样式,不仅贯穿于战争的始终,而且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最终结果。我国军事斗争的基点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未来我与敌人的空中较量具有决定意义,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空袭的准备成为现实的紧迫性问题。

二是城市成为空袭与反空袭的主战场,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程度高低事关战争的进程与结局。高技术局部战争战例表明,实施打击一方不再把杀伤有生力量作为打击重点,而在对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实施打击的同时,重点打击重要经济目标,削弱对方的战争潜力,使城市的整体功能瘫痪。因此,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与人防建设的关系,搞好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建设增强城市的整体防护功能,调整人防工程的规划布局以及工程规模、抗力等级,突出对党政机关、指挥通信、交通枢纽、重要经济目标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护;进一步加强人防指挥通信和预警警报系统的建设,真正实现人防指挥自动化,提高人防指挥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深入研究人民防空平战功能转换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技术措施和手段,保证人民防空的平时使用功能向战时防护功能的快速转换,确保战时防空袭斗争的需要。

三是高技术失能性武器对战争潜力产生的破坏力、震撼力巨大。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式将失能性武器投入实战,取得了显著效果。电磁脉冲炸弹可以在瞬间使10公里范围内的计算机、通信系统或其它电子系统失效,石墨炸弹爆炸后可引起电力系统短路瘫痪,而且附着力极强,抢修恢复困难。因此,人民防空部门必须加强防护研究、抢险抢修训经营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四是信息较量贯穿始终,信息系统防护、心理防护面临严峻考验。在高技术局战争中,大量的高技术信息作战贯穿始终,力求在全空域、全时域、全频域、全领域封杀信息流通和能量聚合,确保已方牢牢控制战争信息主动权。在心理战方面,则通过舆论宣传、心理欺骗和心战威慑,造成心理恐慌,削弱抗击意志。因此,人民防空建设必须将信息系统建设置于优先发展位置,高度重视信息载体和信息流程的防护、屏蔽及保密。同时,针对心理战特点,注重加强全民的防护常识和防护心理教育。

2市场经济为人民防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面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挑战,我国人民防空建设必须加快建设与发展的速度。人防部门应该着力研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谋求快速发展问题。

然而,由于人防建设的战备属性,人防建设长期以来相对处于封闭状态,加之计划经济时期陈旧观念的影响,至今人防建设怎样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谋求发展,怎样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怎样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问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等、靠、要”的思想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不解决,人防建设与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人防部门必须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启动新思维,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规律,谋求人防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

首先,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防发展观。应该看到,观念更新问题一直在制约人防发展的步伐。人防部门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新的观念:一是要树立价值观念。二是要树立竞争观念。三是要树立效益观念。四是要树立开放观念。五是要树立人才观念。六是要树立法制观念。

其次,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实践。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防建设没有可直接借鉴的成熟经验,因此必须以开拓的精神,不断创新,通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工程新思路。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着眼未来发展,确定人防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只要有利于人防建设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尝度,在创新实践中求得发展与提高。在当前形势下,人防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编制地下空间建设长远规划刻不容缓。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为取得城市建设的最佳效益,注意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城市建设形成地上地下相结合的统一体,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整体建设与发展。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和衡量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志,向地下要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编制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建立规范的地下空间秩序,建立全面地下空间工程产权制度、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垂直分割,与地面建筑一起共同拥有土地使用权,确立受法律保护的产权,从而鼓励整个社会群体关注投资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兼顾人防防护功能。在编制的过程中,要与当地城市党政领导主动汇报,主管部门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充分论证,实地考察,反复推敲,量力而行,从总体和长远计议,实现一次投资、多种功能、长期受益。

二是争取人防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相对和平稳定时期,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人民防空建设,但必须将人民防空预算在县级以上的区域按地方财政总预算的比例列入地方政府预算。同时人防部门要按照《人民防空预算管理规定》废弃滚动预算,实行部门预算。当前要突出解决投资主体多元化时期的主要问题:一要承认人防工程的商品属性。二要明确人防工程产权。

三是认真研究人防建设与城市相结合的途经。随着我国城市人防建设进程的加快,为人防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人防部门要紧紧抓住城市建设与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较大城市已经提供了成熟经验。如“地铁、共同沟、地下车库、地下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兼顾人防需要,一笔投资,两个用途。四是平战结合必须适应“两场”的需要。目前我国人防工程建设正处在一个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的转变时期,也是实现人防建设“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关键性阶段。平战结合是人防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它必须适应“市场”和“战场”的需要。目前人防工程普遍规模不大,经营品种单一,早期开发利用率低,经济效益有限,现在新的平战结合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平战结合发展趋势就是积极创造条件,用政策引导人防企事业单位在自愿基础上发展壮大,组成代表人防行业发展水平的大企业,实行强强组合,跨地区组建集团,以带动人防行业整体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开发、资源配置、战略导向和政策措施方面使战略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行政执法为人防建设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两法两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防地方性法规,形成完善、配套的地方性人防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切实依法把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人民防空法律、法规开展人民防空工作。努力加强人民防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权威。

总体发展目标是:人防体制建设上实现民防化;人防预测规划上实现科学化;人防预算上实现地方财政项目列支化;人防建设组织上实现社会化;人防建设管理上实现法制化;人防平战结合上实现多元化;人防项目落实上实现具体化;人防工程建设上实现配套化;人防业务建设上实现体系化;人防信息建设上实现网络化;人防机关建设上实现准军事化;人防建设发展上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