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

郭光强谯承德裴亮

郭光强谯承德裴亮(江油市九〇三医院耳鼻喉科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索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排除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结果:70例鼻出血患者中,64例1次性止血成功,1次性治愈率为91.43%,随访1月无再次出血。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患者痛苦小,疗效好,是可靠而迅速且并发症少得止血方法。

【关键词】鼻出血低温等离子检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085-02

鼻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鼻出血多为单次,亦有双侧,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亦可表现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一般出血部分通过常规检查不易探明,但随着鼻内镜技术发展,对鼻出血部位能进行很好诊断,结合低温等离子能进行有效治疗。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9月对70例排除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0例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并接受低温等离子治疗的患者中,其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4例(62.9%),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约54岁,其中4例经外院行后鼻孔填塞后仍出血者。

1.2鼻内镜检查及低温等离子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吸引器清除鼻腔内积血,用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从前至后逐步麻醉、收敛鼻腔,扩大视野,同时用0°及30°鼻内镜监视下寻找可疑出血点,依次检查鼻中隔、嗅裂、中鼻甲、中鼻道、下鼻甲、下鼻道、吴氏静脉丛、鼻咽部[1]。活动性出血可边吸边检查。发现出血点后,立即再次给予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填塞覆盖,既有麻醉又有减缓出血作用。将低温等离子头沾生理盐水对出血点周围2-3mm进行环形消融,能量调至6档,持续时间约3秒,待粘膜呈黄白色即可,然后再对出血点进行凝血[2]。止血成功后用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行局部填塞保护创面。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儿维生素AD滴剂滴鼻,保持鼻腔湿润,口服抗生素48-72小时预防感染。

2结果

1次性经低温等离子止血成功64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1.43%。其中2例为嗅裂出血,3例为鼻中隔偏曲部位下方出血,1例为下鼻甲后端出血,上述6例患者因低温等离子头无法到达出血部分,而不能消融止血。

3讨论

鼻出血系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其治疗方法众多,包括各种材料的填塞、冷冻、烧灼、气(水)囊压迫,选择性血管栓塞及血管结扎等。其在传统的烧灼(激光、微波、电凝)治疗鼻出血均为高温,对周围组织损伤大,患者痛苦明显,如出血部分在鼻中隔上,易诱发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鼻腔填塞虽然止血效果良好,但填塞后痛苦大、心理恐惧,对高血压、心脏病及高龄患者在填塞后有加重原发病等可能。血管选择性栓塞及选择性血管结扎治疗鼻出血,因其医疗成本及创伤大,现已基本不选用。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具有[4]:视野开阔,显示器下图像放大清晰,能进行深部探查,并快速准确发现出血点,避免了在未明确出血点时大面积填塞鼻腔及鼻腔填塞后对鼻粘膜的损伤。低温等离子具有温度低,消融止血后组织水肿轻、损伤小,愈合快,患者疼痛轻,无因填塞鼻腔的恐惧心理,能明显缩短康复周期。在消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电凝范围,且仅限于粘膜层,尤其在消融鼻中隔粘膜时,避免接触鼻中隔软骨。术后不挖鼻、擤鼻,给予小儿维生素AD滴剂滴鼻保持鼻腔湿润,口服抗生素48-72小时预防感染。同时积极控制血压,润肠通便防止大便干燥等,并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可作为鼻腔止血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庆莲,苏杨,王芳.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5):242-243.

[2]刘秀娇,尹治军,陈旭华.难治性鼻出血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51):128-129.

[3]鲍竟一.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治疗鼻出血5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05)46-47.

[4]赵玉梅,孔繁勇.紫草油纱布填塞对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治疗鼻腔出血的预后分析[J].陕西中医,2013,(06):71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