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动脉夹层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浅谈主动脉夹层瘤

翟海勇王红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卫生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瘤临床特征,以提升主动脉夹层瘤诊治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瘤患者23例,并就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诱因病史、诊治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共误诊11例,误诊率为47.83%;经治疗后,15例救治成功,成功率为65.21%。结论:主动脉夹层瘤的病因以高血压居多,而及早诊断、治疗对降低主动脉夹层瘤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瘤;临床特征;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097-02

主动脉夹层瘤是血液经动脉内膜破口处进入到动脉壁内,进而形成夹层血肿,甚至延伸剥离,最终引发心血管急症;主动脉夹层瘤的发病较急,且症状较为复杂、多变,极易发生误诊[1]。本文主要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3~65岁,平均(49±1.68)岁;发病时间在1h~2.5个月之间。

1.2诊断方法

所选23例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诊断仪诊断,探头的频率为2.5-3.5-MHz;取患者仰卧或左侧卧位,对无法平卧者可取半卧位;分别经胸、经胸骨上窝、经腹探查;并观察患者主动脉的根部、升降主动脉、主动脉弓以及腹主动脉内径增宽情况;是否存在附壁血栓或异常的血流束等。

2.结果

2.1病因、诱因分析

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共11例,占47.83%;病后发现高血压5例,二叶式主动脉瓣4例,无特殊病史者2例;其中,3例合并尿毒症。

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仅1例诱因为打喷嚏、3例诱因为劳累;其他患者无明显诱因。

根据DeBakey分型标准将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进行分级:其中:I型9例,Ⅱ型11例,Ⅲ型3例。

2.2临床表现

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4例为胸痛、5例为后背疼痛、4例为头晕、3例为腹痛、2例为晕厥、3例为胸闷、2例为后背酸胀感伴有双上肢麻木;其中,胸痛合并后背痛2例、1例伴胸腔积液、2例伴主动脉瓣反流、1例伴双上肢血压不对称。

2.3诊治与转归

23例患者中,共误诊11例,误诊率为47.83%;其中,3例被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误诊为脑梗死及冠心病,3例误诊为胆结石,1例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所有病例一经确诊后,均给予患者硝酸甘油或硝普钠以便控制血压,给予倍他乐克控制心率,并行心电监护。经治疗后,15例救治成功,成功率为65.21%;其中,行手术治疗成功10例。

3.讨论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瘤,是主动脉壁中层的裂开,并因在这裂开处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液,其发病率大约5~10/百万,一旦发生,病情极其凶险;其中,在发病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死亡率为21%,4天内达49%,2周可达74%,1年内可达93%[2]。所以,对于主动脉夹层瘤应以早诊断、早治疗为主。主动脉夹层瘤的发病原因有:①内膜撕裂;②中层囊性损伤(坏死)。③高血压症;④马凡氏综合症;⑤妊高症;⑥医源性如导尿;⑦外伤;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症,有数据调查研究发现,约有50%的主动脉夹层瘤患者因高血压所致;本次研究中,23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占47.83%。主动脉夹层瘤的临床表现有:①疼痛是首发的最常见症状,为突发性剧烈的刀割样、撕裂样疼痛,呈持续性,难以缓解,90%的病人有胸痛,向颈项、肩胛间区、背腰腹部转移这种特征性的转移性疼痛高度提示主动脉夹层;②血压高,累及周围动脉时,可有四肢脉搏不对称、减弱甚至消失,两臂血压明显差异;③休克;④夹层影响各器官的表现[3]。主动脉夹层瘤的合并症包含:①破裂;②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④肺动脉狭窄。根据DeBakey分型可将主动脉夹层瘤分为3型:I型从近端主动脉开始,累及大部分或整个主动脉;Ⅱ型仅累及升主动脉;111A型局限于胸膈肌以上的胸降主动脉;111B型发展至膈肌以下,累及大部分胸腹降主动脉[4]。当前,临床上对于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主要靠B超,尤其是彩超;而治疗主要是积极降压,使收缩压在100~120mmHg之间,舒张压低于80mmHg。其中,硝普钠+B受体阻滞剂是其常用药物。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主动脉夹层瘤的治疗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主动脉夹层瘤的病死率,但在行手术治疗时,还应严格把握好手术的指征:①近端主动脉夹层;②远端主动脉夹层伴脏器供血不足;③明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④用药后血压仍高,疼痛不止。本次研究中,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15例救治成功,成功率为65.21%。

综上所述,引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因素较多,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对于减少误诊率、挽救患者生命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敬林,刘培贤.彩超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6):775-776.

[2]方微,陈东,商建峰,等.3例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3):405-409.

[3]朱从飞.主动脉夹层瘤15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2):21-24.

[4]杨鑫森.主动脉夹层的急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