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师计划中药理学实验课授课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卓越医师计划中药理学实验课授课体会

刘琦,刘克辛

刘琦,刘克辛

(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理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

(PJHYYB15162)

摘要:

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医师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于保证医学生的成功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全面提高学校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学校对药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改革,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就“卓越医师计划”培养保障体系的构建,在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经验分析。

关键词:卓越医师计划;药理学;实验学;教学改革。

“卓越医师计划”【1】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统一,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质的医学生。因此学校也越来越关注如何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达到高效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目标。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药学已成为一门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它的发展已经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医学、动物、植物等)。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这与其实验研究密切相关。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药理学越来越重要,对于承载维护社会公共用药卫生安全希望的药学生来说,他们不但要具备深厚的药物治疗学知识,还应对临床实际操作等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但多数学校以往的课程衔接生硬,药学理论课程、医学课程以及实验课程模块分割明显,课程体系没有形成完善的的全面培养特色【2】。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该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3】,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得出与理论相符合的实验结论,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根据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除加强理论教育外,还需注重实验教学,保证教育质量,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现就对实验课教学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一、在实验教学中,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我校药理学教研室实验教学包括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药物对离体蛙心的影响、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影响、药酶诱导剂及药酶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等传统项目。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我们增加了实验设计课程,让学生从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处理因素及效应判断三个基本环节,按照设计的研究方案,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前提下,主动地进行实践,因此这种研究工作具有更强的预见性与针对性【4】,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也就是具有更强的说理性与更深的科学意义。实验设计的是否得当,关系到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实验,可以进一步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对理解课堂讲授的已知规律和运用已知规律去探讨、通过主动思考,可以达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具有开阔性的医学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技能操作和兴趣培养

开设的实验均由学生自己操作,因此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操作有条理。课程中学生通过利用离体蛙心标本观察药物,如强心苷类,beta受体激动剂和beta受体阻断剂的作用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普鲁卡因对混合神经的作用特点。掌握局部麻醉药物的概念及机制。观察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如抗胆碱药物及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对肠平滑肌的作用、观察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和测定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比较阿托品,碘解磷定的作用机制,加深掌握。这样使同学更加深刻掌握了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是进行临床用药的基本保证;每次实验,先随机分别叫同学介绍不同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不足之处教师再进行补充,然后进行示教,并告知实验的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巡回指导,以便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每次实验要进行结果分析讨论。通过以上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操作技能,更重要的建立了学生实验课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验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技能和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所学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结合进行分析讨论。如做心血管药物作用实验,“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和救治”时,学生可以增加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或心室内压测定,也可给与不同剂量的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观察比较,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药物作用,为以后合理用药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在试验后讲授临床常见引起血压变化的常见疾病,让学生回答该如何给药,以及强调学生考虑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是否会和该药发生相互作用。这是临床医生开药最常见,且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通过这种讨论,能够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时刻记住并关心这一问题。在药典,药物剂型与处方学的课上,让学生了解临床药典及药物剂型,掌握处方结构和意义,练习开处方。让学生分析周围常见的处方,能否简化?是单量还是总量处方?开具格式是否合理正确?这些都是其日后作为临床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在麻醉药物实验,“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麻醉药剂量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深刻记忆过度麻醉的处理,对于各种麻醉药也应做一些相关介绍,这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临床不同病例如何合理选择麻醉药。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在实验课堂上改变以前知识追求实验结果的想法,让实验课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四、注重医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医学综合能力,实验课已经不是传统的单纯的动手操作,更需要学生对不同结果的分析以及处理,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不再是老师向学生单方面解释,更需要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甚至其他组的问题进行查阅分析,给与解决方案,互相分析对方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不合理处,而老师负责在最后给与总结分析,统一制定最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课堂上灵活掌握及应用理论知识。同时在实验设计课上,不同组别之间要为对方提出建议,或者提供不同的试验方法,从而为学生多方面掌握试验方法。在另一方面老师不要给与学生过多的帮助,要提高他们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这在如今临床工作环境中尤其重要,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促进工作分配能力,提升团队意识,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责权清晰、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通过系统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质的“卓越医师”为目标。

五、建立新的“卓越医师计划”考核与评价方式

卓越培养计划评价需改进传统教学评估体系和方法,原有标准已不适用【5】。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卓越医师计划”中师生的考核我们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不再是之前对课堂内容的简单的,部分考核,而是将所有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包括操作,理论,以及问答环节。这样不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熟练掌握知识,而且这样提升了教学质量,不再出现以往学生因为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而对实验课极度忽视。考虑到部分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因此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得准备,及时对不明白的问题得到解答。除了在课程讲解药学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如通过电话、短信、微博、邮箱等形式进行问题解答,用更多时间与学生相处,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同时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允许出现旷课迟到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偷懒不动手的现象。与此同时,学生的实验设计在综合评价也占一定比重。对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与鼓励加分。这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有全面的考核。

卓越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求,同时也是医学院校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国内外办学地位的需要【6】。培养符合“卓越医师计划”目标要求的医学人才,除了要构建符合目前教学实际且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要有充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而实验课程在这一点尤其重要,只有充分利用实验课上对学生动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建立更加完整以及有效的“卓越医师计划”实施保障体系【7】。学生综合能力是保障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的关键。我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充分重视,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的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考核机制,有效保障了“卓越医师计划”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庆南;殷朝阳;彭红.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践行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卓越医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4.

【2】彭宏艳;潘锋钢;王宜萍。关于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6

【3】李娜.浅析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

【4】朱海龙;张根葆.机能学实验设计课教学效果分析[N]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5】莫中成,蔡恒玲,谢远杰等.“卓越医师计划”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

【6】倪虹;秦君芳.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中培养起点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

【7】莫中成;蔡恒玲;谢远杰.“卓越医师计划”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

作者简介:

刘琦(1976)、女、辽宁、副教授、博士、药理学教研室

联系电话:+8641186110415

E-mail:llaqiidl@163.com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9号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