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广播栏目有效服务“三农”——县级广播的发展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创新广播栏目有效服务“三农”——县级广播的发展空间

张锦霞

张锦霞(河南省正阳县广播电视局河南驻马店463600)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摘要:县级广播找准自己的最佳定位,把服务“三农”做为办台的宗旨,立足地方特色,办出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以农村为背景,以田间地头为现场,从农民熟悉的身边事说起,传递农民想知道的信息。对农编辑记者要深入农村,倾听农民心声,了解农民需求,从而准确把握农村受众的需求和农村节目的定位,使节目内容丰富而实用,节目风格朴实而亲切。

关键词:县级广播三农项目信息亲民意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针对我国的农业现状提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号召全国人民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社会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针,把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做为基本要求,所以说办好对农广播节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民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县级广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原先处于“老大哥”地位的县级广播受到严重威胁,似乎越来越难以表现当年“老大哥”昔日的风采。非但如此,县级广播的生存和发展似乎也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县级广播到了不容乐观的地步,技术设备陈旧老化、采编设备落后、专业人员缺乏等现状足以说明,县级广播仍处在低层次运作状态,于是,造成创收不多、经济实力不强的现实情况,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县级广播特殊的发展优势

县级广播的发展遇到“瓶颈”,真的成为不可解决的问题了吗?其实不然,我们更应该看到县级广播特殊的发展优势,那就是广播凭借其成本低廉传播链简单,容易操作,直观可听,信息真实可靠的优势早已经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成为农村受众接受信息和消遣娱乐的重要渠道,广播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把话筒对准广大农村,关注并服务“三农”,立足本土化,打造精品栏目,切实为“三农”服务,使得广播发展壮大起来。

三、县级广播如何有效服务“三农”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做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怎样才能有效的服务三农呢?结合本县实际,笔者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新闻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县级新闻工作者,身在基层,最接近农民,因而必须知道有关中央对农村政策,熟知有关农业科技知识,只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了,才能提高节目质量。为此,正阳县广电局制定了学习制度,并将每周二周五下午定为集体学习时间,局长亲自带头学,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鼓励大家坚持在岗自学,要关心国家大事,以便明确当前宣传报道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同时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安排参加专业培训或鼓励大家参加高等院校函授学习,不断“充电”,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宣传工作做得更好。

(二)创新节目,打造精品栏目

要办好对农节目,首先要有好的创意,不断创新。正阳县广电局在新形势下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最佳定位,把服务“三农”做为办台的宗旨,立足地方特色,办出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以农村为背景,以田间地头为现场,从农民熟悉的身边事说起,传递农民想知道的信息。对农编辑记者要深入农村,倾听农民心声,了解农民需求,从而准确把握农村受众的需求和农村节目的定位,使节目内容丰富而实用,节目风格朴实而亲切。

(三)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切实有效服务“三农”

任何“三农”节目都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业实际。正阳县广电局自2003年两台合一以来,先后创办了“农村天地”节目,通过舆论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农村天地”专题节目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每天发生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生动事件感人故事和农民迫切需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文化精品,以及每天的天气情况通过电波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让广大农民感到广播就在他们身边。牢牢抓住农民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2007年联合县纪检部门开办了《行风热线》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开通两部热线电话,邀请各单位一把手亲自上线,听众直接参与,解决听众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办实事,受到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

(四)打造名牌节目,培养有影响力和亲和力的节目主持人

广播电台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拥有更多的听众,就必须拥有更多更好的名牌节目。名牌节目是广播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实施名牌战略,才能提高广播的知名度、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树立品牌观念和意识,不论是企业还是媒体,如果没有好的品牌,就没有好的效益,因此要像企业那样重视品牌、创立品牌、经营品牌、管理品牌。要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主持人的素质。要培养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采取激励机制,鼓励编辑、记者、主持人创作收听率高、受欢迎的名牌节目,淘汰劣质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保持生机和活力。

(五)把亲民意识融入字里行间

我们曾经多次从某些上级台的电视节目中看到,当记者采访农民或者普通群众时画面中出现的字幕是“农民”“群众”字样而一些领导干部出现在画面中时他们的职务、姓名一应俱全,生怕有什么疏漏在这里,做为普通群众的姓名权没有得到记者的尊重。同时,也可以看出媒体的亲民意识是淡薄的,甚至是没有的,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在给自己传播着疏民的信息。媒体的疏民现象还表现在会议新闻多、来自一线的新闻少,报官的多,报民的少。疏民现象反映在记者身上表现为到基层深入采访少,泡机关多“泥腿子”记者少,“秀才”记者多;沉下去调研少,走马观花多。这样做的栏目就不能从根本上为“三农”服务。

广播工作者应树立亲民意识不仅是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媒介竞争的需要。新闻工作和群众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群众是水,记者是鱼。

因此,广播工作者要走出来以一颗平常心投身社会,接近普通人,使自己的作品真实、鲜活。同时媒体在节目策划上也要从利于农民朋友接受,以平民视角和心理换位思维,把媒体的亲民意识具体化。

做为一家农业大县的广播电台,受众主体是农民,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应该更为关注。这几年增收难一直困扰着农民,媒体如何以自身优势助农增收,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实践。这件事如果做实了做好了,那么媒体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利用广播这个平台为全县农民增收、提供信息服务和舆论支持,我们之所以把它做为一个工程来做是因为我们也深知增收的艰难,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农民受众做点什么,同时,也是通过这个栏目来加强农民受众与广播的联系。实践证明,这个栏目自开办以来,深受农民欢迎。不少农民或登门或来电,来信进一步了解他们所感兴趣的项目信息和增收农户的典型经验

县级广播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新创优,切实“三农”服务,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