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当代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当代意义

段玲

段玲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摘要: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国家中分离出来,并从伦理辩证发展的角度对市民社会进行了阐述。本文对应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家庭、社会和国家,从这三个角度指出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对中国当代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当代意义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与古典市民社会概念相比具有范式转换的重要意义,因为他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了出来,把它当成了一个独立于政治之外的经济领域,并系统地阐释了市民社会与家庭、国家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显示出一个从家庭向市民社会再到国家的伦理发展逻辑,也勾勒出了一个崭新的市民社会景象。在当前中国,我们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也逐步走向它的应有之义,但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构建与当代社会关系相符合的家庭关系。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在家庭伦理解体的地方产生的,这种解体也使爱的原则失去了根基,从而也导致了这个爱的共同体的瓦解。“家庭的伦理上解体在于,子女经教养而成为自由的人格,被承认为成年人,即具有法律人格,并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财产和组成自己的家庭。”[1]但是家庭伦理的解体,爱的共同体的瓦解是不是就意味着黑格尔不看重家庭,觉得家庭只是为了产生市民社会的一个跳板,一个铺垫,家庭不为现代社会所容?结果并不是如此。黑格尔在论述伦理发展的正反合三阶段时,是处于传统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变迁背景之下的,对这一变迁做出合理的解释也许是那个时代每个哲学家的目的和理想,黑格尔也不例外。但是他在吸收前人合理的思想基础之上将这一解释跳出了社会政治这一框架,跳出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具体不同的范畴,他用自己犀利的眼光和锋利的思想直接看到了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关系的变化。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是“直接才它所代表的社会关系本身出发揭示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因而是对这一社会本质的更直接把握和深刻认识”。[2]

所以,黑格尔对家庭伦理的瓦解,对家庭的否定“并不是指市场经济社会不需要家庭,也不是指以爱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将会消失,而是指家庭伦理所代表的传统社会关系的主导地位将为市民社会伦理所代表的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地位所取代。市民社会对家庭的伦理的否定的实质,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的社会关系对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的扬弃。”[3]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对家庭伦理的否定是为了对传统社会关系的否定,并不是对家庭本身的否定,在现代中国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已经是一种建立在当代生产力基础上的合力的生产关系,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对它的否定,我们是要发展这种生产关系,让它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对家庭伦理的否定就失去了这个层面的意义,我们所需要的是建立和谐的,与当代生产关系相符合的家庭关系,通过家庭关系建设来更好的促进我们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以爱为原则的家庭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要求。

第二,建构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一书第188节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含有三个环节。第一、通过个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其他人一切人的劳动与需要的满足,使需要得到中介,个人得到满足——即需要的体系。第二、包含在上列体系中的自由这一普遍物的现实性——即通过司法对所有权的保护。第三、通过警察和同业公会,来预防遗留在上列两体系中的偶然性,并把特殊性利益作为共同体予以关怀。[4]

市民社会虽然是一个以利益为目的,并由此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但是在市民社会中它的司法体系,它的警察与工业行会的体系都使市民社会有了更加理性的力量在支配那种以利益为目的的盲目,让市民社会处于更加合理而有秩序的状态。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就是需要外在的理性力量的支配,它让人们在满足自己利益的条件按下也注重维护别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也就是构建一个法制社会,让各个权力部门能在宪法的统摄下相互依赖、相互制衡。作为外在的国家,市民社会将对国家起着牵制作用,而不是任由国家发挥其力量到处“指指点点”,没有任何约束,“这不仅使专断权力难以立足,而且也使得权力和权利都服从于共同的规则而纳入法律轨制框架之中”。

当代中国可以说市民社会的发展才刚起步不久,所以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当代中国也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时期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构建,可以说没有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徒有其表。而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构建,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全体人民的努力与奋斗,还需要一个完善的普遍的教育,只有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意识,才能促进人们意识的觉醒。有学者指出:历史地看,市民社会的发育、成长及其与政治国家的分立发展,是西方法治国家的深层基础,而市民社会的迟生、积弱及国家对它的侵吞和同化,则销蚀了东方社会产生法治的社会基础。[5]由此更能看出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建构一个高效能的政府。

我们建立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市民社会,肯定离不开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政府。虽然在黑格尔的眼中,国家是市民社会的目的和归宿,但是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国家对市民社会健康发展的指引和协助作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印证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理论提出的合理性,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自身对特殊利益的追求超越了事物中存在的普遍性,从而产生了各种利益的冲突,也引起了各种社会问题。对冲突的克服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代表普遍性的能够调试冲突和保持社会秩序的“第三种力量”——国家。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同样也向我们昭示了国家作为单纯的“守夜人”和最为对市场、对经济的全面“掌控者”这两种角色的失败,它们以大萧条和西方福利国家的破产为典型代表。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府呢?

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果,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都向我们突显了这样一个道理:必须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政府。这个政府必须革除传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符合的东西;这个政府必须是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府;当然它也是必须为了促进市民社会的成熟的政府。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了当成各种问题的重中之重,对于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无疑黑格尔国家理论也指给了我们方向和道路。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0.

[2][3]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J].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3.

[5]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1.

作者简介:段玲,女,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10级硕士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