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发挥“小团体”教学作用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发挥“小团体”教学作用的实践探究

马福龙

马福龙(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作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小团体”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该模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完成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对“小团体”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展开了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8-194-01

小团体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相关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组团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团体教学模式显得更具有灵活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它主要优势在于学生与教师都可以愉快地进行学与教。而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往往表现为体育教师单方面的传授,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小团体教学一般要求学生的组团人数在4~6人之间。小团体教学也可以理解为是将有共同爱好、共同兴趣和共同学习目标的不同学生进行集合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团体教学模式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学生很快掌握体育动作技术,巩固体育动作学习效果。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习体育动作的信心。第三,有利于创建体育运动竞争环境,培养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第四,有利于促进学生人际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笔者近年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现将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小团体教学模式的课前预设

教师在进行小团体教学前,一般要先了解该班学生的体育基础情况,然后拟定出一个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方案。如果这个班的学生男生居多,那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多做一些耗体力的运动游戏,诸如快跑比赛、弹跳力比赛和垒球比赛等;而对于女生较多的班级,就可以设计一些耗体力少的体育学习项目,例如跳绳、体操、排球等体育项目和相关游戏,这是教学计划的初步拟定。在计划设计的进一步考虑中,教师不但要对自己的教育提出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还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二、学生体育小团体的组队

小团体组队的基础是在第1节课初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小团体组队的目的是要区分出优秀的体育学生和不优秀的体育学生,然后根据他们体育素质的好坏和体育学习的特点进行级别分组和建队。

三、多姿多彩的小团体教学内容

在高中生体育教学中实施小团体教学模式可以丰富高中生体育教学的内容。因为小团体是由4~6个学生组成的,在体育项目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方法、认知程度和学习速度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的学习小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所教的内容也根据学生个人能力、个人特点和个人对体育动作认知程度来进行针对性教学。

四、对学生小团体的学习考核

在对学生小团体的学习考核中也离不开小团体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其考核的原则是对小团体的整体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团体在学习体育动作中的积极性、在团体中合作的力度、在与其他团体的交流力度和竞争成绩等等,在对这些项目进行考核后我们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掌握程度。

五、小团体合作教学的作用

1.促进课堂民主化,增强学生主体化

小团体合作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机会在无压力、轻松的氛围中,对伙伴的动作进行评价,交流自己的感受,形成一个主体的练习网络。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巡视、协调者的角色,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形成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真正主动、愉快地练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增强了体育课的魅力。

2.培养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团体练习以合作为主,团体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进,促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愉快。通过小团体合作练习使较差的学生得到伙伴的帮助,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是小团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增加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信心。成绩优异者发挥其特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小团体的荣誉全体组员紧密配合,出主意,想办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和友谊,大家取长补短,显示了平等和谐的关系,同时增强了他们小团体战术配合的能力。在动作的创编和练习过程中各成员共同动脑筋,想动作,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提高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小团体合作教学通过学习的合作与竞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小团体竞争中发挥团体优势,协同作战,力争上游,积极向上,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课小团体合作教学采用民主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面向学生全体,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大大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团体辅导的目的在于使成员通过彼此启发和鼓励实现自我认识的增强,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利用“小团体”教学模式完成对学生的团体辅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高中体育教师想要进行该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就需要完成模式运用计划的制订,并完成“小团体”的有效组建。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合理实现教学考核开展教学,以便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云峰."小团体"模式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22):39.

[2]史硕勇.高中体育“1+1”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3(10):119-120.

[3]邱德海.体育教学如何高效开展合作学习[J].俪人:教师,2016(5):138.

[4]常鑫.非正式群体对游泳教学效果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16(6):49-51.

[5]崔利玲.分组教学是双赢[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2):34-35.